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麸杨根

红麸杨根

药材名称红麸杨根

拼音Hónɡ Fū Yánɡ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R.sinica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红麸杨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m。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上部有狭翅;具小叶7-13,无柄或近无柄,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5-12cm,宽2-4.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沿脉有细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20cm,密被微绒毛;花小,杂性,白色;花暮裂片狭三角形;花瓣长圆形,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花药卵形;花盘厚,紫红色,无毛;子房球形,径约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约4mm,成熟时暗紫红色,被具节柔毛和腺毛。种子小。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丛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贝壳杉双黄酮(agathis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南方贝壳杉双黄酮(robustaflavon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主痢疾;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马哈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马哈鱼药材名称大马哈鱼拼音Dà Mǎ Hā Yú别名大马哈、大麻哈鱼来源鲱形目鲑科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以全鱼入药。生境

  • 獾骨

    药材名称獾骨拼音Huān Gǔ别名土猪骨、沙獾骨、貒骨、土猪子骨来源食肉目鼬科猪獾Arctonyx collaris collaris F. Cuvier,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酸,温。功

  • 山香草

    药材名称山香草拼音Shān Xiā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山香草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90厘米。茎直立,方形,带紫色,密被短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卵

  • 大过路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过路黄药材名称大过路黄拼音Dà Guò Lù Huánɡ别名姜花草、痰药来源报春花科大过路黄Lysimachia phyllocephal

  •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药材名称粟奴拼音Sù Nú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多寄生

  • 窄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窄叶南蛇藤拼音Zhǎi Yè Nán Shé Ténɡ别名倒披针叶南蛇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窄叶南蛇藤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blanceifolius W

  • 《中药大辞典》:珂药材名称珂拼音Kē别名马珂、马珂螺(徐表《异物志》),珬(《通典》),马鹿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凹线蛤蜊的贝壳。一般在冬季及春季采捕。原形态贝壳2片,

  • 野鸦椿花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花药材名称野鸦椿花拼音Yě Yā Chūn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

  • 《中药大辞典》:铁药材名称铁拼音Tiě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灰黑色的金属。主要由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炼出。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量在1.7%以上)、熟铁(含碳量在0.2%以下)和钢铁(

  •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