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薇叶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碱、印车前胡碱、紫薇碱、双氢蔚剔雌拉亭、德考定碱。以上各种生物碱集中含在豆夹中。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含念珠菌之浓度为8微克/毫升,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微克/毫升);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功能主治治痢疾,湿疹,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白痢:紫薇叶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湿疹: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英文名Commen Crapemyrtle Leaf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troemia indec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贡,小枝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几无叶柄;叶往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花淡红色、紫色,常呈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状球形,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花期6-9月,果期9-12月。

化学成分叶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双氢轮叶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次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等生物碱[1]。还含紫薇缩醛(lageracetal),戊醇(amy lalcohol),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2]。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念珠菌之浓度为8μg/ml,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μg/ml);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性味味微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痈疮肿毒;乳痈;痢疾;湿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白痢: 紫薇叶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②治湿疹: 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③治创伤出血: 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 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 (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库页悬钩子根

    《中药大辞典》:库页悬钩子根药材名称库页悬钩子根拼音Kù Yè Xuán Gōu Zi Gē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的根。性味苦涩,平。功能

  • 万年蒿

    药材名称万年蒿别名白莲蒿来源菊科蒿属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用。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肝炎,阑尾炎,小儿惊风,

  • 过路惊

    药材名称过路惊拼音Guò Lù Jīnɡ英文名Fourangled Bred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过路惊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quadrang

  • 疔毒草

    《中药大辞典》:疔毒草药材名称疔毒草拼音Dīnɡ Dú Cǎo别名亚尔母堂(藏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

  • 竹节海棠

    药材名称竹节海棠拼音Zhú Jié Hǎi Tánɡ英文名Spotted Begon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竹节秋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ma

  • 马鹿花

    药材名称马鹿花拼音Mǎ Lù Huā别名小豆花、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马鹿花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藤状灌木,高约3米。3出复叶,小叶

  • 疣果冷水花

    药材名称疣果冷水花拼音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别名土甘草、铁杆水草、红水疳叶、竹节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verrucosa H

  • 蝼蛄

    《全国中草药汇编》:蝼蛄药材名称蝼蛄拼音Lóu Gū别名拉拉蛄、土狗来源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rois或大蝼蛄G. unisp

  • 樱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药材名称樱桃拼音Yīnɡ Táo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性味核:辛

  • 三叉苦

    药材名称三叉苦拼音Sān Chā Kǔ别名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Merr.,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