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秋海棠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

药材名称秋海棠

拼音Qiū Hǎi Tánɡ

别名岩丸子

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果,晒干或鲜用。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调经。用于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

药材名称秋海棠

拼音Qiū Hǎi Tánɡ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花朵

原形态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群芳谱》),相思草(《漳州府志》),断肠草(《大观录》)。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块茎。茎直立,光滑,高约60厘米。叶斜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斜心脏形,上面具细刺毛,下面和叶柄带紫红色,叶腋间生有小珠芽,落地生新苗。花粉红色,雌雄同株;雄花花被4,外2片形圆而大,雄蕊多数,花丝成一总柄,药黄色;雌花花被5或较少,在内者较小,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具不等大3翅,胞背裂开。花期8~9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全国各地有分布。

化学成分全草含草酸。

性味《药性考》:"味酸,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百草镜》:"擦癣杀虫。"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地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

  • 大花石上莲

    药材名称大花石上莲拼音Dà Huā Shí Shànɡ Lián别名岩白菜、毛芥菜、还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福建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fokienensis

  • 朱砂藤

    药材名称朱砂藤拼音Zhū Shā Ténɡ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

  • 波缘楤木

    药材名称波缘楤木拼音Bō Yuán Sǒnɡ Mù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出处始载于

  • 腐婢

    《中药大辞典》:腐婢药材名称腐婢拼音Fǔ Bì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茎、叶。春、夏、秋均可采收。原形态豆腐木,又名:满山香、小退赤、知时木、早禾柴、黑毛列、臭常山、铁箍

  • 狗宝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宝药材名称狗宝拼音Gǒu Bǎo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的胃中结石。去皮膜及肉等,清水洗净,阴干。性状呈圆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1.5~5厘

  • 白紫草

    药材名称白紫草拼音Bái Zǐ Cǎo别名黑阳参、狗舌草、牛舌头菜来源紫草科长蕊斑种草属植物长蕊斑种草Antiotre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以根入

  • 木兰皮

    药材名称木兰皮拼音Mù Lán Pí别名姜朴(《中药志》)出处《别录》·《本经》原作木兰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性味①《本经》:"味苦,寒。&qu

  • 过坛龙

    《中药大辞典》:过坛龙药材名称过坛龙拼音Guò Tán Lónɡ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岭南采药录》),铁线蕨、黑骨芒箕(《广州植物志》),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

  • 东北卫矛

    药材名称东北卫矛拼音Dōnɡ Běi Wèi Máo别名毛腺卫矛、鬼箭羽、卫矛、四棱树、毛叶卫矛。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卫矛的带翅茎枝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sacr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