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碎骨仔树

碎骨仔树

药材名称碎骨仔树

拼音Suì Gǔ Zǎi Shù

别名青皮木、退骨王、香芙木、骨碎木、土续断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青树科植物华南青皮木的根、树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oepfia chinensis Gardn. Et Champ.

采收和储藏:根及树枝全年均可采收,夏、秋季采叶,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高2-6m。树皮暗灰褐色;多分枝,小枝干后黑褐色,具白色皮孔。叶互生;叶柄红色,长3-6mm;叶片纸质或坚纸质,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宽2-4.5cm,先端渐尖、锐尖或钝尖,有时略呈尾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红色,侧脉3-5对,两面均明显。花无梗,2-4朵排成短穗状或近似头状花序式的螺旋状聚伞花序,有时花单生,总花梗长0.5-lcm,果时可增长至1-2cm;花萼筒大部与子房合生,上端有4-5枚小萼齿,无副萼;花冠管状,黄白色或淡红色,长8-14mm,宽3-4mm,具4-5枚小萼齿,略外卷;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上,花冠内部着生雄蕊处的下部各有1束短毛;子房半埋在花盘中,下部3室、上部1室。坚果椭圆形或长圆形,成熟时几全部为增大成壶状的花萼筒所包围,花萼筒外部红色或紫红色,基部为略膨大的"基座"所承托,基座边缘具1枚小裂齿。花叶同放。花期2-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林区山谷、溪边的密林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黄疸;热淋;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葵药材名称黄葵拼音Huánɡ Kuí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

  •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药材名称秋海棠拼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

  • 钓樟枝叶

    药材名称钓樟枝叶拼音Diào Zhānɡ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L.umbelata Bl.]

  • 黄瓜霜

    药材名称黄瓜霜拼音Huánɡ Guā Sh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和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

  • 光叶巴豆

    《中药大辞典》:光叶巴豆药材名称光叶巴豆拼音Guānɡ Yè Bā Dòu别名抱龙(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乔木,高8~1

  • 一枝旗

    药材名称一枝旗拼音Yì Zhī Qí别名东南星蕨、石韦、灯火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攀援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buergerianum(Miq.)Ching[P

  • 大伸筋草

    药材名称大伸筋草拼音Dà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鹿角草、青蛇勒公、裤带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

  • 石吊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吊兰药材名称石吊兰拼音Shí Diào Lán别名石豇豆、岩泽兰、赶山艽、石三七[江西]来源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石吊兰Lysionotus pa

  • 臭黄皮

    药材名称臭黄皮别名臭麻木、假黄皮、五暑叶来源芸香科黄皮属植物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 f.,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阴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行

  • 铁蚂蟥

    药材名称铁蚂蟥拼音Tiě Mǎ Huánɡ别名尖刀如意散、山苏花、七星剑、老鹰七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巢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ttopteris nidus(L.)J.S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