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蔻

白蔻

药材名称白蔻

拼音Bái Kòu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滑叶山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piniatonkinensisGagnep.

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或阴干。

原形态滑叶山姜,多年生直立草本。茎较粗壮。叶柄长3-6cm;叶舌长1.5-2cm,钝,革质;叶鞘具条纹;叶片线状被针形,长达60cm,宽约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革质,上下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直立,长40-50cm,宽约4cm,下部无毛,上部密被长柔毛;花3-5朵聚生,花梗极短;苞片卵形,花时脱落,长约1.5cm;小苞片与苞片相似,惟较小;花萼近钟状,长9-10mm,无端不规则齿裂,一侧开裂至中部;花冠管长7-8mm,裂片长圆形,长1.5-1.8cm,内凹,背面被柔毛,后方的一枚先端有小尖头,下部具缘毛;唇瓣卵形或圆形,长1.4cm,宽l-1.2cm,先端微凹,基部略收缩;侧生退化雄蕊线形,极短,花丝长4-5mm,花药长6mm;子房球形,被绢质长柔毛。花期2-3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路边和草丛等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蒴果呈长椭圆形,长1.2-1.6cm,表面光滑,黄棕色,去果皮后三室,每室有种子4-8粒,内果皮与假种皮紧密包裹着种子团,不易分开;种子呈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约6mm,背部隆起,并有一浅沟,种子表面谈棕色,有纵纹。假种皮白色。气微,味辛、苦。

显微鉴别: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方形细胞组成。中果皮中石细胞带为1列细胞组成,石细胞径向延长,壁不甚厚,纹孔,孔沟明显、其中散在维管柬。薄壁细胞含有大量小分晶或不定形结晶。假种皮较厚,由数层细胞组成,最外层细胞长条形,两端钝圆。可见草酸钙簇晶。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开胃。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穿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山龙药材名称穿山龙拼音Chuān Shān Lónɡ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

  • 郁金香根

    药材名称郁金香根拼音Yù Jīn Xiānɡ Gēn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鳞茎及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郁金香"条。化学成分肉质鳞片含赤霉素A1、A6

  • 橄榄露

    《中药大辞典》:橄榄露药材名称橄榄露拼音Gǎn Lǎn Lù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的蒸馏液。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喉,生津止渴。治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酒毒及

  • 青刺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刺尖药材名称青刺尖拼音Qīnɡ Cì Jiān别名炮筒果、牛奶捶、鸡蛋糕、梅花刺、枪子果、打枪果、阿那斯、狗奶子、蒙自扁核木来源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

  • 钩藤

    《中国药典》:钩藤药材名称钩藤拼音Gōu Ténɡ英文名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别名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 竹节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节蓼药材名称竹节蓼拼音Zhú Jié Liǎo别名扁竹蓼、飞天蜈蚣、百足草、蜈蚣竹、鸡爪蜈蚣来源蓼科竹节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 鸭跖草

    《中国药典》:鸭跖草药材名称鸭跖草拼音Yā Zhí Cǎo英文名HERBA COMMELINAE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来源本品

  • 牛皮

    药材名称牛皮拼音Niú Pí英文名Buffalo hide出处出自《食医心镜》。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水牛或黄牛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 小地扭

    《中药大辞典》:小地扭药材名称小地扭拼音Xiǎo Dì Niǔ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地扭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小草本,高6~13厘米。茎直立,方形,棱上有细短柔毛。叶对

  • 马蔺花

    《中药大辞典》:马蔺花药材名称马蔺花拼音Mǎ Lìn Huā别名剧荔花(《吴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图经》),马楝花(《水东日记》),潦叶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旱蒲花(《江苏药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