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栎蔀

白栎蔀

《中药大辞典》:白栎蔀

药材名称白栎蔀

拼音Bái Lì Bù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

原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栭栎、柞子柴、白斗、枥柴、白柴蒲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小枝密生灰黄色至灰褐色绒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7~14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波状齿,上面被疏星状毛或近于无毛,下面密生灰色星状绒毛;叶柄长3~10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成柔荑花序,长6~7厘米,花被片6,被柔毛;雄蕊6,罕8;雌花单生或2~3朵聚生,子房3室,柱头3~4。壳斗浅杯状,高4~8毫米,直径8~11毫米,毡片卵状披针形,覆瓦状排列。坚果圆锥形或长卵形,高约1.2~2.4厘米,直径0.7~1.1厘米。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的山坡、林中。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

化学成分白栎的壳斗、树皮均含鞣质,种子含淀粉30%。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理气,清火,明目。治疝气,疳积,火眼赤痛。

复方①治大人疝气及小儿溲如米泔:白栎蔀三至五个,煎汤加白糖服。

②治小儿疳积:白栎蔀七至八钱,麦芽二钱,野刚子(乌钱科醉鱼草)根四至五钱。水煎,早晚各服一次。忌食酸辣、芥菜、香味食物。

③治火眼办痛:白栎蔀煎服。(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头疖:白栎果实总苞烧灰存性,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温州地区药源普查总结》)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栎蔀

药材名称白栎蔀

拼音Bái Lì Bù

别名白栎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带有虫瘿的果实、总苞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fabri Hance

采收和储藏:带虫瘿的果实及总苞,秋季采集,晒干。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或长成灌木状。小枝有沟槽,密被灰色或灰褐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被棕黄色绒毛;叶片革质,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7-15cm,宽3-8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窄楔形或窄楔形或窄圆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粗钝齿,上面被疏星状绒毛或近无毛,下面密生灰色星状绒毛,侧脉8-12对。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轴被绒毛,雄花或葇荑花序,长6-7cm,花被片6,被柔毛;雄蕊6,罕8;雌花序长1-4cm,单生或2-4朵聚生,子房3室,柱头3-4。壳斗杯形,包围坚果约1/3,高4-8mm,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排列紧密,在口缘外伸出;坚果长椭圆形,直径0.7-1.2cm,高1.7-2cm,无毛,果脐略隆起。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m以下的丘陵山区林中,多与麻栎、枫香等混生,有时成次生矮林。

资源分布:分布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各地。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消积;明目解毒。主疳积;疝气;泄泻;痢疾;火眼赤痛;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1g.外用:适量,煅炭研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叶树

    《中药大辞典》:香叶树药材名称香叶树拼音Xiānɡ Yè Shù别名冷青子、千金树(《广州植物志》),上冬青(《广西药植名录》),小粘叶、臭油果(《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

  • 荷叶

    《中国药典》:荷叶药材名称荷叶拼音Hé Yè英文名FOLIUM NELUMBINI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

  • 隆萼当归根

    药材名称隆萼当归根拼音Lónɡ è Dānɡ Guī Gēn别名土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隆萼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oncosepala Hand,-Mazz.采收和储

  • 拿虎

    药材名称拿虎拼音Ná Hǔ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海南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tsiangiana Met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30

  • 龙眼梳

    药材名称龙眼梳拼音Lónɡ Yǎn Sh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xagonia apiaria(Pers.)Fr.[Polyporus apiaria

  • 潮风草

    药材名称潮风草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Franch. et Sav.) Matsu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摘录《全国

  • 密花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密花草药材名称密花草别名田繁缕来源沟繁缕科密花草Bergia ammanioides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尿

  • 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米药材名称石米别名小石枣子、小羊耳蒜来源兰科羊耳蒜属植物石米Liparis fargesii Fine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用于肺

  • 刺槐花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药材名称刺槐花拼音Cì Huái Huā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原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

  • 白马阴茎

    《中药大辞典》:白马阴茎药材名称白马阴茎拼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别名白马茎(《本经》)。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