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甜橙

甜橙

《中药大辞典》:甜橙

药材名称甜橙

拼音Tián Chénɡ

别名黄果(《滇诲虞衡志》),橙子(《滇南本草》),新会橙(《植物名实图考》),广橘(《中国树木分类学》)。雪柑、印子柑、广柑(《广州植物志》)

出处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芸香科植物甜橙成熟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2~3米。分枝多,无毛,小枝呈扁压状的棱角,无刺或稍有刺。叶退化呈单叶状:叶柄长0.8~1.8厘米,叶翼窄,宽2~3毫米,和叶交结处有显明的隔痕;叶片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革质。花萼杯状,3~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窄尖;花瓣4~8,通常为5,长椭圆形,长达1.5厘米,宽0.7厘米;雄蕊多数,花丝常数簇愈合着生在花盘上;子房上位,10~13室,每室有胚珠4~8枚,花柱粗大,常早落。果大,圆球形,径长7~9厘米,成熟时橙黄色,油胞圆大,显明突出,汁多,味甜。花期5月。果期11月。

本植物的叶(橙叶)、果皮(橙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未成热的果皮或幼果,在某些地区作青皮使用,参见"青皮"条;亦有某些地区用幼果作枳实,用将成熟的果实作枳壳使用,参见"枳实"、"枳壳"条。

生境分部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果实含黄酮甙、内酯、生物碱、有机酸等。黄酮甙中有橙皮甙、柚皮芸香甙、异樱花素-7-芦丁糖甙、柚皮素-4’-葡萄糖甙-7-芦丁糖甙、柚皮甙、柠檬素-3-β-P-葡萄糖甙和O-D-木糖基牡荆素。内酯中有双内酯苦味成分柠檬苦素即黄柏内酯及其衍生物柠檬苦素酸单内酯。生物碱为那可汀。有机酸中主要为柠檬酸和苹果酸。另含根皮酚-β-D-葡萄糖甙及糖类、维生素、钙、磷、铁等。

果皮还含挥发油1.5~2%,其主要成分为正癸醛、柠檬醛、柠檬烯和辛醇等。

药理作用非洲用本品种子提取物来治疗疟疾,可使增大的脾脏缩小,但可产生严重的呼吸抑制。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微苦。"

⑦《植物名实图考》:"味甜。"

归经入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行厥阴滞塞之气,止肝气左胁疼痛,下气消膨胀,行阳明乳汁不通。

复方治妇人乳结不通,红肿结硬疼痛,恶寒发热:干橙子细末二钱。有新鲜(者)捣汁点水酒服。(归经以下出《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甜橙

药材名称甜橙

拼音Tián Chénɡ

英文名fruit of Sweet Orange

别名黄果、橙子、新会橙广橘、雪柑、印子柑、广柑。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sinensis (L.)Osbeck

采收和储藏:11-12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甜橙 常绿小乔木,高3-8m。树冠圆形,分枝多,无毛,有刺或无刺,幼技有棱角。叶互生,单身复叶;叶柄长0.6-2cm,叶翼狭窄,宽2-3mm,顶端有关节;叶片质较厚,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2cm,宽2.3-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微凹,基部阔楔形或圆形,波状全绿,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有半透明油腺点。花1至数朵簇生叶腋,白色,有柄; 花萼3-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舌形,长约1.5cm,宽约7mm,向外反卷;雄蕊19-28,花丝下部连合成5-12束,雌蕊1,子房近球形,10-13室,柱头头状,花柱细,不脱落。柑果扁圆形或近球形,直径6-9cm,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较厚,不易剥离,瓤囊8-13,果汁黄色,味甜。种子楔状卵形,表面平滑。花期4月,果熟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和江河湖泊的沿岸。

资源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亦有某些地区用幼果作枳实,用将成熟的果实作枳壳使用,参见积实、积壳条。

化学成分果实含黄酮甙,内酯,生物碱,有机酸等。黄酮甙中有橙皮甙(hesperidin),柚皮芸香甙(narirutin),异樱花素-7-芸香糖甙(isosakuranetin-7-rutinoside),柚皮素-4’-葡萄糖甙-7-芸香糖甙(naringenin-4’-glucoside-7-rutinoside),柚皮甙(naringin),柠檬素-3-β-D-葡萄糖甙(limocitrin-3-β-D-glucoside)和O-D-木糖基牡荆素(O-D-xylosylvitexin)。内酯中有双内酯苦味成分柠檬苦素即黄柏内酯(limonin,obaculactone)及其衍生物柠檬可汀(narcotine),有机酸中主要为枸橼酸(citric acid)和苹果酸(malic acid)。另含间苯三酚-β-D-葡萄糖甙(phloroglucinol-β-D-glucoside,phlorin)及糖类、维生素、钙、磷、铁等。

药理作用非洲用本品种子提取物来治疗疟疾,可使增大的脾脏缩小,但可产生严重的呼吸抑制。

性味辛;甘;微苦;微温

归经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疏肝行气;散结能乳;解酒。主肝气郁滞所致胁肋疼痛;脘腹胀满;产妇乳汁不通;乳房结块肿痛;醉酒

用法用量内服:干品研细末,6g;或鲜品适量,捣汁。

复方治妇人乳结不通,红肿结硬疼痛,恶寒发热:干橙子细未二钱。有新鲜(者)捣汁点水酒服。(归经以下出《滇南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鼠留)肉

    药材名称竹(鼠留)肉拼音Zhú ( Shǔ Liú ) Ròu英文名Bamboo rat 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白线薯

    药材名称白线薯拼音Bái Xiàn Shǔ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白线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桂丁

    《中药大辞典》:桂丁药材名称桂丁拼音Guì Dīnɡ别名肉桂子(《百草镜》),桂子(《中药志》),桂丁香(《上海饮片炮制规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10~11月采

  • 三蕊草

    药材名称三蕊草拼音Sān Ruǐ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蕊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tenera Royl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三蕊草 草本

  • 绿豆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升麻药材名称绿豆升麻拼音Lǜ Dòu Shēnɡ Má别名升麻来源毛茛科类叶升麻属植物类叶升麻Actaea asiatica Hara [A. spicat

  • 独蕨萁

    药材名称独蕨萁拼音Dú Jué Qí别名绒毛阴地蕨、蕨萁参来源蕨类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独蕨萁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以全草入药。性味微苦,

  • 菊花叶

    《中药大辞典》:菊花叶药材名称菊花叶拼音Jú Huā Yè别名容成(《金匮玉函方》)。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叶。性味《本草求原》:"辛甘,平。"功能主治

  • 葎草果穗

    药材名称葎草果穗拼音Lǜ Cǎo Guǒ Suì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桑科植物葎草的果穗。功能主治《本草推陈》:"治肺结核潮热,盗汗。"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 鹿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仙草药材名称鹿仙草别名蛇菇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的全草。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壮阳补肾

  • 小狮子

    药材名称小狮子别名黑果凉伞、小紫金牛、小凉伞来源紫金牛科小狮子Ardisia chinensis Bent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