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灰树花

灰树花

药材名称灰树花

拼音Huī Shù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贝叶多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rus frondosus(Dicks.)Fr.[Boletus frondosus Dicks.]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子实体成熟时采收,除去柄蒂部及杂物,晒干。

原形态贝叶多孔菌 子实体有柄或近无柄,柄可多次分枝,形成一丛覆瓦状的菌盖,直径可达40cm以上。菌盖半圆形、扇形至匙形,宽2-7cm,厚2-7mm,肉质或半肉质;盖面灰色,干后灰褐色,有细纤毛或绒毛,渐脱落至光滑,无环纹;盖缘波状,薄而锐。菌柄短或长,有分枝,扁柱状,与盖面同色,侧生。菌管白色,下延,管厚2-3mm;管口面白色;管口圆形、近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2-3个。菌肉白色或近白色,纤维状肉质,厚达2mm。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无色、光滑,(5-6)μm×(3.5-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树干上或木桩周围。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浙江、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覆瓦状丛生,有柄或近无柄。菌盖扇形或匙形,宽2-7cm,厚1-2mm。表面灰褐色,较光滑,有时可见短茸毛;孔面白色至淡黄色,密生延生的菌管,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不平坦。气腥,味微甘。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或浅灰黄色。菌丝偶见分枝,壁薄,有横隔,无锁状联合,直径5.5-10μm。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无色,光滑,直径3.5-6μm。

化学成分含多糖。尚含微量钙、镁、汞等。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成小片。60-80℃烘干或晒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虚扶正。主脾虚气弱;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后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蔓斑鸠菊

    药材名称蔓斑鸠菊别名白狗称来源菊科蔓斑鸠菊Vernonia scandens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性味苦、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止痛。风湿骨痛,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痛,肠炎腹痛,慢性

  • 江南地不容

    药材名称江南地不容拼音Jiānɡ Nán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lant Stephania别名金线吊乌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江南地不容的块根。拉

  • 满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山白药材名称满山白别名小花满山白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毛果杜鹃Rhododendron seniavinii Maxim.,以叶入药。夏秋采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止咳,

  • 土三七

    《中药大辞典》:土三七药材名称土三七拼音Tǔ Sān Qī别名菊三七,天青地红。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全草或根。6~8月采全草,8~9月挖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

  • 赤阳子

    《中药大辞典》:赤阳子药材名称赤阳子拼音Chì Yánɡ Zǐ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滇南本草》),红子(《分类草药性》),救兵粮(《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水沙子(《

  • 金凤藤

    药材名称金凤藤来源萝藦科金凤藤Dolichopetalum kwangsiense Tsiang,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佛杜树

    药材名称佛杜树别名独脚莲、惠阳独脚莲来源大戟科佛杜树Jatropha podagrica Hook.,以全株入药。原形态茎部肉质膨大,故有“佛杜树”之名。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清

  • 鲤鱼脂

    《中药大辞典》:鲤鱼脂药材名称鲤鱼脂拼音Lǐ Yú Zhī出处《实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脂肪。化学成分市品鲤鱼l市斤含脂肪15.8克,即3.16%。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略有旋旋旋旋旋光

  • 蜡瓣花

    药材名称蜡瓣花拼音Là Bàn Huā别名连核梅、连合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有柔

  • 毛木耳

    药材名称毛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的雨后,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