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月壳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

药材名称海月壳

拼音Hǎi Yuè Ké

别名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

性味本草从新》:"咸,大寒。"

功能主治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月壳

药材名称海月壳

拼音Hǎi Yuè Ké

英文名clamshell

别名明瓦、蜊壳丬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

来源药材基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cuna placent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去肉的贝壳洗净,晾干。

原形态海月,贝壳近圆形,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起,右壳较平。壳表面白色,壳顶微紫色。放射肋肮心生长线均极细密,近腹缘的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内面白色,具云母光泽。铰合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铰合齿,呈“八”字形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形成2条凹槽,内有韧带紫黑色。闭壳肌1个,圆形,位于壳中央。足退化成指状,无足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20余米水深的沙质或泥沙质海滩的表面,左壳向上,右壳朝下。壳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壶、苔藓虫及灌类等附着物。产卵期在5-7月。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积。主小儿麻疹;疳积;湿烂疮;鹤膝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9g。外用:适量,煅研外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宿根亚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宿根亚麻药材名称宿根亚麻别名野亚麻来源亚麻科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L. var. sibiricum Planch.,以花、果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鹈鹕毛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鹈鹕毛皮药材名称鹈鹕毛皮拼音Tí Hú Máo Pí别名斑嘴鹈鹕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毛

  • 猪耳掌

    药材名称猪耳掌拼音Zhū ěr Zhǎnɡ出处始载于《广西民族药简编》。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猪耳掌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untia brasiliensis(Willd.)Haw.采收

  • 地浆

    《中药大辞典》:地浆药材名称地浆拼音Dì Jiānɡ别名土浆(陶弘景),地浆水(《会约医镜》)。出处《本草经集注》制法掘黄土地作坎,深约二尺许,灌水,搅混,俟其沉淀,取上面清液,即为地浆水。

  • 簝叶竹根

    《中药大辞典》:簝叶竹根药材名称簝叶竹根拼音Liáo Yè Zhú Gēn别名簝叶根(《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佛山赤竹的根。原形态金佛山赤竹,

  • 斜叶榕

    药材名称斜叶榕拼音Xié Yè 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

  • 刺莓果根

    药材名称刺莓果根拼音Cì Méi Guǒ Gēn别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1):32,1971)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功能主治《黑龙江常用中

  • 刺柏

    药材名称刺柏拼音Cì Bǎi别名山刺柏、刺柏树、短柏木来源柏科刺柏Juniperus taiwaniana Hayata, epith mu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山西、福建、江

  • 马雹儿

    药材名称马雹儿拼音Mǎ Báo ér英文名Indian Zehneria Herb, Herb of Indian Zehneria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来源药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