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汝兰

汝兰

《中药大辞典》:汝兰

药材名称汝兰

拼音Rǔ Lán

别名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防己科植物汝兰。六月采根,切块,晒干。

原形态缠绕性藤本,草质。具大形块根。茎纤细,具棱。单叶互生;卵形、扁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基部圆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深绿,下面灰绿色;叶柄盾状着生,长8~14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复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长7~9厘米;花小,黄绿色;小花梗不等长;雄花萼片6,两轮;花瓣3,阔扁卵形,肉质;雄蕊6,联合成柱体,顶端呈盘状;雌花的萼片及花瓣通常3或4,与雄花同形;雌蕊1,柱头5裂,盘状,子房上位,1室。核果倒卵形至球形。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沟边、路旁、陡坡的树林边沿。分布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块状,最粗者径达30厘米,外表褐黑色,多皱纹及凹沟。质硬。断面白色,多粉质。味苦。

性味苦辛,凉。

①《四川中药志》:"苦,凉,有微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苦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关节痛。中暑,痢疾,痈疖疮毒。

①《四川中药志》:"通经,消饱胀。治风湿痛及风湿麻木。"

②《广西药植名录》:"散血解毒,治痈疖疮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清热,驱风除湿。治中暑,痢疾,风湿。"

④《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炖肉,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磨醋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汝兰

药材名称汝兰

拼音Rǔ Lán

英文名root of hemandialeaf Stephania

别名金不换、山乌龟、吊金龟、金线吊乌龟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汝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sinica Die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汝兰 多年生稍肉质落叶藤本,全林无毛。块根团块状。茎枝粗壮,常中空,有粗直纹。叶互生;叶柄长达30cm,先端常肥大,盾状着生;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近圆形,长10-15cm,宽度常大于长度或近相等,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近平截或微圆,边缘浅波状或全缘;掌状脉5条,下面微凸,近纸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网脉明显,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总花序梗和伞梗均肉质,苞片和小苞片均无;雄花:萼片6,排成2轮,稍肉质,近倒卵状长圆形,长1-1.3mm,内轮稍阔;花瓣3或4,倒卵形,短而阔,内面有2个大腺体,长约0.8mm;聚药雄蕊长0.7-0.8mm;雌花序亦为复伞形聚伞花序,但伞梗粗短;雌花;萼片1,小;花瓣2,内面腺体有时不甚明显。果梗肉质,核果长约7-8mm,内果皮长约6-7mm,背部有小横肋状雕纹,每行15-18条,胎座迹不穿孔。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生于次生林的沟谷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和西南部,四川东部、中部和南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类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0-40cm。表面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龟裂纹,散生众多小凸点。商品多为横切或纵切片,厚0.5-1cm;新鲜切面淡黄色至黄色,或放置后黄色变深。断面常可见筋脉纹(三生维管束)环状排列呈同心环状,干后略是点状突起。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皮层偶见石细胞散在,椭圆形,壁厚4-8μm。本品薄壁细胞含较多棒晶,长4-14(-28)μm,并有少数短棒晶、砂晶和方晶;淀粉粒单粒圆形,直径5-17(-21)μm,脐点明显;偶有复粒,由2-3分粒组成。

化学成分汝兰块根含四氢掌叶防己碱( tetrahydropalmatine),小檗胺( bebamine),轮环藤宁碱(cycleanine),头花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汝兰宁碱(tuna-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生物碱。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滤液l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取药材新鲜断面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天蓝色荧光。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咽痛,腹泻,痢疾,痛疽肿毒,胃痛,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9-15g;研末,每次 0.6-1g,每日3次。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通经,消饱胀。治风湿痛及风湿麻木。

2.《广西药植名录》:散血解毒,治痈疖疮毒。

3.《贵州民间药物》:清热,驱风除湿。治中暑,痢疾,风湿。

4.《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腮腺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天脚板根

    药材名称天脚板根拼音Tiān Jiǎo Bǎn Gēn英文名Aucuba chinensis Benth.subsp.omeienisis(Fang)Fang et Solng Au-cuba chi

  • 大叶矶松

    药材名称大叶矶松拼音Dà Yè Jī Sōnɡ别名补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大叶补血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gmelinii(Willd.)O.Kuntae[Stati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药材名称升药底拼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生境分部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

  • 金线包

    药材名称金线包拼音Jīn Xiàn Bāo别名小白薇、老妈妈针线包、野辣椒、白龙须、水辣子根、蛇辣子、白藤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云南娃儿藤Tylophora yannanensis Schl

  • 露兜竻蔃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蔃药材名称露兜竻蔃拼音Lù Dōu Lè Qiánɡ别名勒角蔃(《岭南草药志》),露兜根(《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

  • 木虾公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虾公药材名称木虾公别名上树虾、虾公脊、鸡背石斛、金黄泽来源兰科石斛属植物虾脊石斛Dendrobium jenkinsii Wall. ex Lindl.[D. aggregatu

  • 牛髓

    《中药大辞典》:牛髓药材名称牛髓拼音Niú Suǐ出处《本经》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性味《别录》:"甘,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 水胡满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药材名称水胡满拼音Shuǐ Hú Mǎn别名蟚蜞盖、虎狼草(《生草药性备要》),臭苦蓢、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缸瓦冧(《广东中药》Ⅱ)。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

  • 《全国中草药汇编》:苹药材名称苹拼音Pínɡ别名田字草、四叶草、四叶莲、四叶菜、四叶苹、十字草、破铜钱、水铜钱来源苹科苹属植物苹Marsilea quadrifolia L.,以全草入药。春

  • 碎米柴

    药材名称碎米柴拼音Suì Mǐ Chái别名八宇草(《植物名实图考》),漆大伯、天小豆(《江西民间草药》),辫子草、马尾草、细鞭打、消黄散、细叶兰,逍遥草、斑鸠窝、散风散、马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