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火麻

水火麻

药材名称水火麻

拼音Shuí Huǒ Má

别名水苏麻、玄麻、水苎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序叶苎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var.diffusa(Wedd.)Hand.-Mazz.[B.diffusa Wed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高50-100cm。茎直立,多分枝;有条纹;小枝散生,幼时伏生白色向上的短硬毛和茸毛。叶互生;茎基部叶柄长达6cm,向上逐渐变短而近于无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宽3-5cm,生小枝上的长仅1-2cm,宽0.5-lcm,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粗齿,表面深绿色,密生点状钟乳体和伏生白色短硬毛,背面淡绿色,沿叶脉伏生短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成散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具短梗,花被片4,卵圆形,长0.5-0.7mm,背面伏生硬毛,雄蕊4,在蕾时内曲;雌花被管状,长0.5-0.7mm,外面伏生硬毛,包被子房,柱头线形,长2-3mm,具向上生的短硬毛,宿存。瘦果卵圆形,外包宿存的花被。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800m的山坡灌丛中或山谷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薅田藨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药材名称薅田藨拼音Hāo Tián Pāo别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

  • 棱枝槲寄生

    药材名称棱枝槲寄生拼音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青刚栎寄生(《海南植物志》),桑寄生

  • 白蜡树皮

    药材名称白蜡树皮拼音Bái Là Shù Pí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树皮。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原形态白蜡树,又名:青榔木、白荆

  • 长圆叶梾木枝叶

    药材名称长圆叶梾木枝叶拼音Chánɡ Yuán Yè Lái Mù Zhī Yè英文名Swida oblonga (Wall) Sojak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竹节人参叶

    药材名称竹节人参叶拼音Zhú Jié Rén Shēn Yè英文名Panax japonicus C.A.Mey.别名野三七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

  • 明胶

    药材名称明胶拼音Mínɡ Jiāo别名黄明胶来源偶蹄目牛科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牛皮等提制的胶质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吐血,衄血

  • 甘蔗皮

    《中药大辞典》:甘蔗皮药材名称甘蔗皮拼音Gān Zhe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皮。化学成分甘蔗皮的蜡中含醛类、醇类、酸类和烃类等成分,还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功能主治治小儿

  • 尖头蚱蜢

    药材名称尖头蚱蜢拼音Jiān Tóu Zhà Měnɡ别名扦担蚂蚱、老扁担、尖担牙子、小尖头蝗、老扁、挂搭扁来源昆虫纲直翅目蝗科稻叶大剑角蝗Acrida lata Motsch.;

  • 蓬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蓬子菜药材名称蓬子菜拼音Pénɡ Zǐ Cài别名刘芙蓉草、疔毒草、鸡肠草、黄米花、刘蒿绒来源茜草科猪殃殃属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 var.

  • 山里红

    药材名称山里红拼音Shān Lǐ Hónɡ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川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