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黄连

毛黄连

《中药大辞典》:毛黄连

药材名称毛黄连

拼音Máo Huánɡ Lián

别名毛连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蜀侧金盏花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暗褐色,生多数细根。茎直立,高25~40厘米,单一,稀分枝十互生,常生于茎中部以上,有柄,叶片三角状卵形,3全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或具缺刻。花单生枝顶,两性,黄色,直径3.5~4厘米;萼片5~8,花瓣状,短于花瓣;花瓣5~16;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有胚珠1颗。聚合瘦果近球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或山脊岩石上。分布陕西、四川等地。

性味昧苦,性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健胃,镇静,强心。功用同黄连。治痈疮肿毒,目赤肿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毛黄连

药材名称毛黄连

拼音Máo Huánɡ Lián

英文名all-grass of Szechwan Adonis

别名毛连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蜀冰凉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onis sutchuenensi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冰凉花,多年生草本,高25-4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无毛,基部有膜质鞘。叶无毛;叶柄长达5cm;叶鞘先端有叶状裂片;叶片轮廓卵状五角形,长3.5-6.8cm,宽5-8cm,3全裂,全裂片具柄,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小裂片有锐齿。花两性,直径3.5-4cm;萼片约6,淡绿色,倒披针形,长7-12mm,无毛或外面有疏短柔毛;花瓣8-12,黄色,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5-2cm;雄蕊多数,长约为花瓣的1/3;心皮多数,螺旋状着生于圆锥状的花托上,子房被疏短柔毛,花柱短或近于无,柱头小,球形,瘦果。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3300m的山地林中或草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四川西北部和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粗短,下部有分枝。根粗大,棕色。茎不分枝或偶有分枝。叶互生,常集生于茎中上部;叶柄细长,上部叶柄渐短,完整叶片卵状五角形,全裂,裂片具柄,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小裂片有锐齿,灰绿色,无毛。花茎较叶短;花顶生,直径约3cm;花瓣多数,黄色,较萼稍长。气微,味苦。

性味苦;凉;有小毒

归经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强心镇痛。主痈疮肿毒;目赤肿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一年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年蓬药材名称一年蓬拼音Yì Nián Pénɡ别名野蒿、治疟草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Per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二年生本

  • 小乌泡根

    《中药大辞典》:小乌泡根药材名称小乌泡根拼音Xiǎo Wū Pào Gēn别名马泡根(《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乌藨子的根。9~10月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于。原形态

  • 钝叶草

    药材名称钝叶草拼音Dùn Yè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Helfer Stenotaphrum别名薏米草、鸭口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钝叶草的全草。拉

  • 白毛草

    药材名称白毛草拼音Bái Máo Cǎo别名伏地蜈蚣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

  • 龙爪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爪菜药材名称龙爪菜拼音Lóng Zhǎo Cài别名毛蕨、饭蕨、蕨菜、锯菜来源蕨类凤尾蕨科龙爪菜Pteridium revolutum (Blume) Nakai,以根状茎入药。

  • 麋角

    《中药大辞典》:麋角药材名称麋角拼音Mí Jiǎo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骨化老角。炮制孟诜:"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黄香后,末。"性味甘,温。①《别录》:&qu

  • 簕欓

    药材名称簕欓拼音Lè Tǎnɡ别名狗花椒、鹰不泊[福建、广东]、鸡胡欓、土花椒[海南]、刺苍根、鸟不宿[广东、广西]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簕欓Zanthoxylum avicennae (La

  • 狗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舌草药材名称狗舌草拼音Gǒu Shé Cǎo别名狗舌头草、白火丹草、铜交杯、糯米青、铜盘一枝香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狗舌草Senecio kirilowii Turcz.

  • 野大豆

    药材名称野大豆别名马料豆、乌豆来源豆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益肾,止汗。主治头晕,目昏,风痹汗多。用法用量0.

  • 帕梯果

    药材名称帕梯果拼音Pà Tī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露兜树的果实。秋、冬采收,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