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叶石楠根

毛叶石楠根

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根

拼音Máo Yè Shí Nán Gēn

别名邓向观根(《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石楠。全年可采。

原形态毛叶石楠,又名:糯米珠。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幼时被灰白色柔毛,后变光滑,散生线状椭圆形成孔。叶互生;叶柄长1~3毫米,初被灰色柔毛,后渐脱落;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状倒卵形,长3~7厘米,宽1.8~3.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齿尖硬化,上面疏被白色柔毛,后渐脱落,下面密被白色柔毛,至老渐稀疏。伞房花序顶生,被白色柔毛,花轴上有疣状突起;花萼5浅裂,外被灰色长绒毛;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花柱2,柱头头状,子房外被白色柔毛。小梨果倒卵状椭圆形,长约8毫米,熟时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或疏林下、灌丛中。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至西南各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除湿热,止泻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邓向观根三钱,青杠子、柿蒂各三至五钱。煎水服。上方加铁锈五钱,治赤痢;加灶心土三钱,治白痢。(《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劳伤疲乏:鲜毛叶石楠根六至七两,山靛青(马鞭科大青)三至四两,胡颓子根皮一至二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丁香蓼根

    药材名称丁香蓼根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 Gēn英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prost

  • 藤壶

    药材名称藤壶拼音Ténɡ Hú别名石疥;大石疥来源药材基源:为藤壶科动物白脊藤壶的肉或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us albicostatus Pilsbry采收和储藏:全年抱歉可采,取肉,鲜

  • 小花清风藤

    药材名称小花清风藤拼音Xiǎo Huā Qīnɡ Fē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的茎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采收

  • 九龙藤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药材名称九龙藤拼音Jiǔ Lónɡ Ténɡ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

  • 水折耳

    药材名称水折耳拼音Shuǐ Zhé ěr别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原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

  • 土半夏

    药材名称土半夏拼音Tǔ Bàn Xià别名达瓦咸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天事星科植物土半夏的块茎。8~9月挖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圆球形,外皮紫

  • 海螺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螺药材名称海螺拼音Hǎi Luó别名瓷螺、交螺、海窝窝、海牛牛来源骨螺科动物红螺Rapana thomasiana Crosse的贝壳。洗净晒干。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制

  • 山乌桕

    药材名称山乌桕拼音Shān Wū Jiù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Muell.-Arg.,以

  • 维氏假瘤蕨

    药材名称维氏假瘤蕨拼音Wéi Shì Jiǎ Liú Jué英文名Veitch Phymatopsis别名乌鸡骟、花狼鸡、地五爪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维氏假瘤蕨的根

  • 罗汉果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果叶药材名称罗汉果叶拼音Luó Hàn Guǒ Yè出处广西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复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