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叶柿叶

毛叶柿叶

药材名称毛叶柿叶

拼音Máo Yè Shì Yè

别名藿香、涩藿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岩柿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dumetorum W.W.Smith[Dmollifolia Rehd.et.Wi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乔木或乔木,高达14m,通常5-6m。多分枝,小枝纤细,密生灰褐色绒毛,叶互生;叶柄纤细,长2-5mm,密被黄褐色绒毛;叶片薄革质,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2-3.5(-6)cm,宽1-1.3(-2.5)cm,先端钝或急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钝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上密生黄褐色柔毛,侧脉每边3-4条。雄花序单生小枝叶腋,有1-4朵花;花萼钟形,4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外面密生贴柔毛;花冠白色,壶形,仅四脊上有白柔毛,裂片4,卵形;雄蕊16,每2枚连生成对。雌花单生,白色,花萼长约5mm,生伏毛,4深裂,裂片近卵形,先端急尖,有髯毛;子房和花柱有伏毛,花柱4,柱头2浅裂。浆果卵形,径约1cm,熟时由黄色变红色至紫黑色,先端有小尖头。花期4-5月,果期10月至次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700m的山地灌丛、山谷、混交林中,河边或石灰岩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涩;辛;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胃;解疮毒。主慢性腹泻;小儿消化良;疮疖;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鲜品煎水洗;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殃殃

    药材名称猪殃殃别名拉拉藤、锯锯藤、细叶茜草、锯子草、小锯子草、活血草、小禾镰草、锯耳草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 var. tenerum (Gren. et Go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芒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小米草拼音Mánɡ Xiáo Mǐ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地黄连

    药材名称地黄连拼音Dì Huánɡ Lián别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广西中药志》),鸡血散、小罗伞(《广西药植名录》),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云南

  • 铁扇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扇子药材名称铁扇子拼音Tiě Shàn Zi别名铁丝七、铁线草、铜丝草、乌脚笔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 L.,以全草入药。全年

  • 大头狗

    《中药大辞典》:大头狗药材名称大头狗拼音Dà Tóu Gǒu别名毫螭虫、土蚱子、土蚂蚱子(《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蟋蟀科昆虫油葫芦的全虫。秋季捕捉,用沸水烫

  • 青溪鳞毛蕨

    药材名称青溪鳞毛蕨拼音Qīnɡ Xī Lín Máo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齿头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labordei(Christ)C.Chr.[Asp

  • 通草

    《中国药典》:通草药材名称通草拼音Tōnɡ Cǎo英文名MEDULLA TETRAPANACIS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 三品一枝花

    药材名称三品一枝花拼音Sān Pǐn Yì Zhī Huā别名米洋森、地沙来源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植物三品一枝花Burmannia coelestis D. Do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

  • 黄杨木

    《中药大辞典》:黄杨木药材名称黄杨木拼音Huánɡ Yánɡ Mù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黄杨(《酉阳杂俎》),又名:山黄杨(《履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