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刺果藤

毛刺果藤

药材名称毛刺果藤

拼音Máo Cì Guǒ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Pilous Buttneria

别名枇杷藤、粗毛刺果藤。

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粗毛刺果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yttneria pilos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粗毛刺果藤 木质缠绕藤本。小枝干时深褐色,初被星状毛,后几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叶片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下面尤多,基生脉7条。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腋生,具少数花;花梗柔弱,长约2.5mm;萼片5,长3,外面有毛,内面无毛;花瓣5片,凹陷,4裂,裂片钝;具药的雄蕊5,与花瓣对生,退化雄蕊5,下面连合,长约1.5cm;子房圆球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圆球形,黄色而略带红色,密被有分枝的锥尖状软刺,直径约2cm,刺长4-6mm。种子卵形,长5mm,黄色并具褐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50-1000m的杂木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小枝深褐色,被星状毛,或无毛。叶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有基生脉7条,边缘有粗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尤以背面为多。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

性味味微苦;性微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叶:用于风湿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棒锤茎叶

    《中药大辞典》:铁棒锤茎叶药材名称铁棒锤茎叶拼音Tiě Bànɡ Chuí Jīnɡ Yè出处《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等的茎叶,7~8月采

  • 鼠牙半支

    药材名称鼠牙半支别名佛甲草、指甲草、禾雀脷、打不死、铁指甲、尖叶石指甲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指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

  • 亚乎奴

    《中国药典》:亚乎奴药材名称亚乎奴拼音Yà Hū Nú英文名HERBA CISSAMPELOTIS别名锡生藤来源本品系傣族习用药材。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Cissampelos par

  • 白鲜皮

    《中国药典》:白鲜皮药材名称白鲜皮拼音Bái Xiān Pí英文名CORTEX DICTAMNI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

  •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

  • 小叶桑

    药材名称小叶桑拼音Xiǎo Yè Sānɡ别名野桑(《广西药植名录》),小岩桑(《贵州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枝开展,无毛;

  • 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根药材名称朱砂根拼音Zhū Shā Gēn别名大罗伞、大凉伞、珍珠伞、凉伞遮珍珠、高脚金鸡、凤凰肠、豹子眼睛果、铁凉伞、开喉箭、山豆根[湖南、福建、云南]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 馒头蟹

    药材名称馒头蟹拼音Mán Tou Xiè别名雷公蟹来源药材基源: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等的壳和蟹黄。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appa philargius(Linnaeus)采收和储藏:秋季于沙滩

  • 峨嵋耳蕨

    药材名称峨嵋耳蕨拼音é Méi ěr Jué别名万年青(《峨嵋药植》),树林株(《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全株。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

  • 井底泥

    《中药大辞典》:井底泥药材名称井底泥拼音Jǐnɡ Dǐ Ní别名井底沙(《证类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性味寒。①《证类本草》:"至冷。"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