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柳叶蒿

柳叶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

药材名称柳叶蒿

来源菊科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和北部地区。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1~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柳叶蒿

药材名称柳叶蒿

拼音Liǔ Yè Hāo

英文名Willowleaf Wormwood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integrifolia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柳叶蒿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主根明显,侧根多数;根状茎 略粗。茎直立,单立,紫褐色,有纵棱,中上部有斜展分枝,被蛛丝状毛。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花期估萎,中部叶长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7cm,宽1.5-3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下面无毛,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有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上面无毛,下面除叶缘处被灰白色密茸毛;上部叶狭披针形,有齿或全缘。头状花序极多数,总状排列于腋生直立的短枝上,并密集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有披针形至条形的苞叶;总苞卵形,长4-5mm,宽3-3.5mm;总苞片约5层,边缘宽膜质,蔬生蛛丝状毛;外层雌花10-15朵,黄色。瘦果倒卵形或长圆形,无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河边、草地、草甸及灌丛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炎;扁桃体炎;丹毒;痈肿疔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痈疽、疮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山露珠草

    药材名称高山露珠草拼音Gāo Shān Lù Zhū Cǎo别名就就草、蛆儿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高山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micra

  • 老白花树皮

    药材名称老白花树皮拼音Lǎo Bái Huā Sh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树皮。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含鞣质10~15%。药理作用树皮及根有驱虫

  • 青酒缸

    药材名称青酒缸拼音Qīnɡ Jiǔ Gānɡ别名味草(《分类草药性》),草鞋板(《天宝本草》),山蚂蝗、味噌草、蛆草(《植物学大辞典》),饿蜞蝇、三把苓(《岭南采药录》),拿身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小乌泡

    药材名称小乌泡拼音Xiǎo Wū Pào别名乌泡子、狗屎泡来源蔷薇科乌藨紫Rubus parkeri Hanc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云南。性味咸,凉。功能主治行血,调经。主

  • 野席草根

    药材名称野席草根拼音Yě Xí Cǎo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龙须草"条。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尿路感染,小

  • 毛鬼头伞

    药材名称毛鬼头伞别名鸡腿蘑、鬼盖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毛鬼头伞Coprinus comatus (Muell. ex Fr.) S. F.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秋三季雨后,

  • 白残花

    药材名称白残花别名野蔷薇来源蔷薇科白残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苦、涩,寒。功能主

  • 钟萼木

    药材名称钟萼木拼音Zhōnɡ è Mù别名山桃树、伯乐树来源钟萼木科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

  • 青龙藤

    药材名称青龙藤拼音Qīnɡ Lónɡ Ténɡ别名青龙筋、捆仙丝来源为萝藦科青龙藤属植物青龙藤Biondia henryi (Warb. ex Schltr. et Diels)T

  • 玉蜀黍叶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叶药材名称玉蜀黍叶拼音Yù Shǔ Shǔ Yè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化学成分茎、叶含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