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柚核

柚核

《中药大辞典》:柚核

药材名称柚核

拼音Yòu Hé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芸香科植物种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条。

化学成分黄柏酮、黄柏内酯、去乙酰闹米林。另有记载:种子含脂肪油40.74%,灰分2.85%。蛋白质23.87%,非氮物质11.51%,粗纤维3.09%。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柚核

药材名称柚核

拼音Yòu Hé

英文名Pummelo seed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k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grandis (L.)Osbecd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将成熟的果实剥开果皮,食果瓤,取出种子,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长l-4cm,宽0.4-2cm;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有疏柔毛或无毛,有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白色;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4-5,长圆形,肥厚;雄蕊25-45,花丝下部连合成4-10组;雌蕊1,子房长圆形,柱头扁头状。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带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生境分部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呈扁长条形,长1.4-1.7cm,宽6-10mm,厚2-5mm。表面淡黄色或黄色,尖端较宽而薄,基部较窄而厚,具棱线数条,有的伸向尖端。质较硬,破开后内有一种仁,子叶乳白色,有油质。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黄柏酮(Obacunone)、黄柏内酯(Obaculactone, Limonin)、去乙酰闹米林(Deacetylnomilin)。另有记载:种子含脂肪油40.74%,灰分2.85%,蛋白质23.87%,非氮物质11.51%,粗纤维3.09%

性味苦;平;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宣肺止咳。主疝气肺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6-9g。外用:适量,开水浸泡,涂擦。

各家论述《岭南采药录》:治小肠疝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狗爪豆

    药材名称狗爪豆拼音Gǒu Zhuǎ Dòu别名狗踭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黎豆(《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龙爪豆、猫爪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猫豆(《广西药植名录》

  • 山铁树叶

    《中药大辞典》:山铁树叶药材名称山铁树叶拼音Shān Tiě Shù Yè别名剑叶木、乌猿蔗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山铁树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叶互生,聚生于

  • 露兜簕

    药材名称露兜簕拼音Lù Dōu Lè别名假菠萝、簕菠萝、山菠萝、婆锯簕、猪母锯、老锯头、簕古、水拖髻来源露兜树科露兜树属植物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 (L.)Pa

  •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药材名称朱砂草拼音Zhū Shā Cǎo别名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

  • 假山皮条

    药材名称假山皮条别名千斤拔、马尾叶、豹子眼睛花来源豆科假山皮条Moghania wallichii (Wight et Arn.) O. Kuntz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涩,微温。功能主

  • 石鳖

    药材名称石鳖拼音Shí Biē出处《纲目》来源为石鳖科动物石鳖的化石。性味甘,凉,无毒。功能主治治淋疾血病,磨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十二槐花

    药材名称十二槐花拼音Shí èr Huái Huā别名金槐、壶瓶花、荏子香来源唇形科十二槐花Paraphlomis rugosa Benth. var. coronata

  • 葱花

    《中药大辞典》:葱花药材名称葱花拼音Cōnɡ Hu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花。功能主治《海上集验方》:"治脾心痛,痛则腹胀如锥刀刺者:吴茱萸一升,葱花一升。以水一大升八合,煎七

  • 奶浆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奶浆果药材名称奶浆果拼音Nǎi Jiānɡ Guǒ别名异叶榕、大山枇杷、牛奶子、大斑鸠食子来源桑科奶浆果Ficus heteromorpha Hems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

  • 待宵草

    药材名称待宵草拼音Dài Xiāo Cǎo别名香待霄草、夜来香、月下香、月见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的根。夏、秋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