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拟囊果芹

拟囊果芹

药材名称拟囊果芹

拼音Nǐ Nánɡ Guǒ Qín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spermopsis delauayi (Franch.) Wolff[Arracacia delauayi Franch.;Pleurospermum delauayi Franch.Hiroe]

采收和储藏:春、夏间采收挖其根,却除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5-75cm。根粗壮,纺锤形,表面淡棕褐色至紫褐色。茎无毛,有纵条纹,基部常残留纤维状叶鞘。基生叶叶柄长4-7.5cm,有窄翅;叶片长3.5-6cm,宽2.5-5.5cm,一回羽状分裂以至3深裂,羽片1-3对,长2-3cm,宽1-2.5cm,先端不规则的3浅裂,基部楔形,边有缺刻状锯齿;顶端或中间的裂片较大,顶端常3浅裂至深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4-5,叶状,长7-13mm,顶端常2-3裂,裂齿略带紫色;伞辐5-8,侧枝上的伞辐略短;小总苞片3-4,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6mm,全缘或先端3裂,脉1条;小伞形花序有花7-14;萼齿近半圆形;花瓣白色,基部有短爪,脉1条;花柱基圆柱形;花柱幼时短而直,果期向外开展。果实广卵形,长2-3mm,宽2.5-4mm;主棱5;背槽油管2,侧槽3。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止痛解毒。主感冒;咳嗽;风湿骨痛;肌肉痛;偏头痛;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丹药材名称白花丹拼音Bái Huā Dān别名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来源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

  • 土党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党参药材名称土党参拼音Tǔ Dǎnɡ Shēn别名浮萍参、香浮参、蔓人参、土人参[广东]、奶参[四川]来源为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

  • 蜂药

    药材名称蜂药拼音Fēnɡ Yào别名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水梭罗、家昌金、小爬岩草、地虱子、风轮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疏叶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kraussi

  • 藏青杠

    药材名称藏青杠来源壳斗科藏青杠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寒热夹杂,泻痢,肠炎及哮喘。用法用量3~5分。备注

  • 虎耳还魂草

    《中药大辞典》:虎耳还魂草药材名称虎耳还魂草拼音Hǔ ěr Hái Hún Cǎo别名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草。秋后

  •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 莨菪叶

    《中药大辞典》:莨菪叶药材名称莨菪叶拼音Lànɡ Dànɡ Yè别名铃铛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麻性草(《湖南药物志》)。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

  • 红吹风

    药材名称红吹风拼音Hónɡ Chuī F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火筒树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indica(Burm.f.)Merr.[Staphylea indica Bur

  • 油鱼

    《中药大辞典》: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

  • 虎杖

    《中国药典》:虎杖药材名称虎杖拼音Hǔ Zhànɡ英文名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来源本品为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