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川防风

川防风

《中药大辞典》:川防风

药材名称川防风

拼音Chuān Fánɡ Fēnɡ

别名竹节防风(《四川中药志》),毛前胡、西风(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主根粗壮,呈长圆锥形。茎单一,圆柱形,有纵直沟纹,基部光滑,顶端近花序处密生白色柔毛。基生叶有柄,长10~15厘米,基部呈鞘状,抱茎;叶为2~3回3出羽状复叶,最终裂片条形,边缘有粗锯齿,偶成缺刻状,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花较大,无总苞,伞梗25~30,长5~8毫米,全体散生白色短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5~30朵,小总苞数片,呈披针形,密生刺毛;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倒卵形,顶端突起向内折;雄蕊5;子房卵形,下位,花柱2,花柱基部圆锥形。双悬果扁压状卵圆形,长5毫米,宽2~3毫米,无毛,分果背棱显著,侧棱有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野生在多石砾的草原、山坡上。分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于四川。贵州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呈圆柱形而稍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5~30厘米,粗0.5~1.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芦头部较长,顶端常有残留的茎杆,并有环节状叶片残痕。根部有纵皱纹及成堆的疣状突起和支根痕。体轻,质硬脆,断面淡黄白色,无肉质,多纤维。气微,昧辣.以干燥、无细尾须根者为佳。

炮制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盾切片,晒干。

性味性温,味甘辛,无毒。

归经入肝、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备注本品在四川作防风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川防风

药材名称川防风

拼音Chuān Fánɡ Fēnɡ

英文名Root of Shortlobe Ligusticum

别名竹节防风、毛前胡、西风土藁本防风

出处出自《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竹节前胡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dielsianum Fedde ex Wolff.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90cm。根颈粗壮,径1-2.5cm,有多数估叶鞘纤维,下端圆柱形,长6-10cm,表面灰褐色,有明显环节。基生叶叶柄长6-22cm,坚实,基部有较短的卵状叶鞘;叶片轮廓为广三角状卵形,三回羽状分裂或全裂,长10-30cm,宽10-26cm,末回裂片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有时为长椭圆形至线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浅齿或深裂状,基部渐狭,有时为长椭圆形至线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浅齿或深裂状,长1-3cm,宽0.5-1.5cm,略带革质,叶轴有槽,被稀疏短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形状相同,但较小。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形花序直径4-8cm,总苞片0-2,线形;伞辐10-20;小总苞片2-4,线形;花瓣长圆形,白色;萼齿细小,不明显;花柱基圆锥形。分生果长椭圆形,长约6mm,宽约3mm,背棱及中棱线形突起,侧棱宽翅状,翅较厚;棱槽内有油管3mm,背棱及中棱线形突起,侧棱宽翅状,翅较厚;棱槽内有油管1-2,合生面有油管4-6,胚乳腹面微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坡湿润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湖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川防风根呈圆锥形,稍弯曲,长8-12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栓皮脱落处显共同棕色斑,且不规则的纵沟和较密的侧根痕,根头柄端有残茎,略呈分枝状,环纹不明显。质较,易折断,断面致密。气微,味甘。

炮制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味辛;微甘;性微温

归经归肺;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目赤;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或捣敷。

注意虚热、体虚多汗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桦皮

    药材名称白桦皮拼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

  • 野绿麻

    《中药大辞典》:野绿麻药材名称野绿麻拼音Yě Lǜ Má别名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贵州草药》)。出处《浙江中医杂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原

  • 面头叶

    药材名称面头叶拼音Miàn Tóu Yè别名栖头恒。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鹧鸪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leinhovia hospi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原形态鹧鸪麻

  • 土瓜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瓜狼毒药材名称土瓜狼毒别名金丝矮陀陀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土瓜狼毒Euphorbia pinus Levl.,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微辛、甘,平。有大毒。功能主治舒筋活血,

  • 罗望子

    药材名称罗望子拼音Luó Wànɡ Zǐ别名酸角、酸豆、罗晃子、通血图来源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以果实入药。春季采,除去种子,晒干。性味甘

  • 大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四块瓦药材名称大四块瓦拼音Dà Sì Kuài Wǎ别名四儿风、四叶黄、四片瓦、四块瓦来源为报春科排草属植物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ais Franch

  • 金纳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纳香药材名称金纳香拼音Jīn Nà Xiānɡ别名牛虱子来源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长钩刺蒴麻Triumfetta pilosa Roth.,以叶及根入药。春季采叶,秋季挖根

  • 偏瓣花根

    药材名称偏瓣花根拼音Piān Bàn Huā Gēn英文名Plagiopetalum esquirolii(Levl)Rehd.[Sonerila esquirolii Levl.]来源药材基源:为野

  • 泥鳅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鳅药材名称泥鳅拼音Ní Qiū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性味甘,

  • 笔筒草

    《中药大辞典》:笔筒草药材名称笔筒草拼音Bí Tǒnɡ Cǎo别名通气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菜、接骨草(《福建民间草药》),锁眉草(《四川中药志》),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