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百足

山百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百足

药材名称山百足

别名小球子草、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

来源百合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甘、淡,平,微温。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舒肝止痛。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胁痛。

用法用量鲜品1~3钱(小儿酌减),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百足

药材名称山百足

拼音Shān Bǎi Zú

别名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簇花球子草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iosanthestetaAndr.[P.minorYamamoto]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簇花球于草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短,匍匐状。叶基生,4-8枚;叶柄长20-30cm;叶片被针形、条状被针形至椭圆形,长16-23cm,宽2-4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具5条主脉,折扇状。花葶长13-35cm,总状花序长10-15cm,每一苞片内簇生2-5朵花;苞片被针形,长3-7mm,膜质;花梗长5-8mm;花紫色,直径6-8mm,花被简长2-3mm,大部分与子房合生,裂片6.长圆形或卵形,外轮稍长于简部;雄蕊6,花丝合生的肉质环宽约0.5mm,紫色,花药长约0.5mm;子房半下位,3室,花柱粗短,柱头三裂不明显。蒴果具1-3颗小核果状种子,种于近圆形,长5-7mm,具肉质外种皮,绿色。花期1-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和广西。

性味辛;甘;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郁散瘀。主咳嗽痰多;胸胁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止咳草

    药材名称止咳草拼音Zhǐ Ké Cǎo别名水芙蓉、麻雀草、紫苏草、水薄荷、通关草、水管草来源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香石龙尾Limnophila aromatica (Lam.)Merr.[Lim

  • 唢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唢呐花药材名称唢呐花拼音Suǒ Nà Huā别名炮胀花、炮胀筒、金鸡豇豆、两头毛、麻叶子、羊胡子草、羊奶子、燕山红、岩喇叭花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毛子草Incarville

  • 高山望

    药材名称高山望拼音Gāo Shān Wànɡ别名小冬桃、老来红。来源药材基源:为杜英科植物华杜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ocarpus chinensis(Gardn.et Champ.)H

  • 落花生枝叶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枝叶药材名称落花生枝叶拼音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叶。化学成分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已确证

  • 建砂仁

    药材名称建砂仁拼音Jiàn Shā Rén别名土砂仁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japonica(Thunb.)Miq.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摘,晒干或烘干

  • 火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油草药材名称火油草别名走马风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以叶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

  • 鹅脚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脚板药材名称鹅脚板拼音é Jiǎo Bǎn别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

  • 宿苞豆

    药材名称宿苞豆拼音Sù Bāo Dòu别名野豌豆、中国宿苞豆来源豆科宿苞豆Shuteria sinensis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林檎根

    《中药大辞典》:林檎根药材名称林檎根拼音Lín Qín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根。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用法

  • 粳米泔

    药材名称粳米泔拼音Jīnɡ Mǐ Gān别名渐二泔(《证治要诀》),米沈(《纲目》)。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淘洗粳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米泔水。性味《纲目》:"甘,寒,无毒。"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