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宽叶杜香

宽叶杜香

药材名称宽叶杜香

拼音Kuān Yè Dù Xiānɡ

别名杜香、喇叭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ndum palustre L.Var.dilatatum Wahlenber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阴干或立即提取挥发油,备用。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50-80cm,分枝细而密,枝皮脱落后常成灰紫色,幼枝及时上密生棕色绒毛,有浓烈的芳香味。单叶互生:叶柄长2-5mm,有锈色毛;叶片披针形,稍革质,长2.5-4.5cm,宽5-15mm,先端具刺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稍反卷,上面深绿色,中脉凹下,下面中脉隆起,密生锈色绒毛。伞房花序,生去年枝顶;花小多数,白色,花梗细弱,长1.5-3cm,果期下弯;萼片5,分离,宿存;花冠5深裂,裂片长卵形;雄蕊10,花丝基部有褐色细毛;花柱线形,宿存。蒴果卵形,长4-5mm,宽2,5mm左右。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750m的疏林下、水甸边、林缘或湿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5-4.5cm,宽0.5-1.5cm,边缘略反卷,下面有黄褐色厚绒毛,沿中脉尤多。叶革质,气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宽叶杜香叶中含精油1.23%,油中含有20种成分,其中酚类成分占2.83%,萜类组分中含有10种常见成分,从中鉴定出α-和β-蒎烯(pinene),△^3-蒈烯(△^3-carene),柠檬烯(limonene),桉叶素(cineole)和对聚伞花素(p-cymene)。

药理作用1.祛痰作用 宽叶杜香挥发油以0.14g/kg给药,对氨喷雾法有效率为170%,小鼠酚红法试验、口服0.14g/kg,有效率达330%或280%;浓度为1.0×10(-4)、l.0×10(-5)对离体豚鼠气管无作用;柱色谱成分A1.1g/kg,B2 0.3g/kg、D1.3g/kg口服给药,以酚红法测定,其中馏份A有明显祛痰作用,其主要成分为单萜烃。挥发油有效成分对聚伞花素以200-450mg/kg灌服,在小鼠酚红法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祛痰作用,腹腔注射250mg/kg或150mg/kg无此作用;切断迷走神经明显影响对聚伞花素对小鼠的祛痰作用;气管滴入或喷入该成分,不能促进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泄,说明这不是直接作用。大鼠以700mg/kg灌服对聚伞花素,2小时后,呼吸道引出液量显着升高。鸽口服700mg/kg,给药后60、90分钟,纤毛粘液运动速度显着加快。小鼠口服合成对聚伞花素250mg/kg,对正常小鼠呼吸道灌洗液的总蛋白、糖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使熏二氧化硫小鼠呼吸道灌洗液中总蛋白量明显减少,对糖蛋白量影响不显着。

2.抗炎作用 大鼠以400mg/kg灌服对聚伞花素,能显着抑制烫伤性炎症渗出。大鼠分别以500mg/kg/天、700mg/ kg/天给药,连续1星期,能显着抑制炎性棉球肉芽肿的增生。宽叶杜香油对从绵羊精管中分离的前列腺素环加氧酶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

毒性对-聚伞花素给小鼠灌胃1次,观察3天,测得半数致死量为2.809±0.0279g/kg。对-聚伞花素60mg/kg、120mg/kg分别给犬口服,每日1次、共给4星期,除大剂量组1犬出现暂时性减食、恶心外,其余均正常,血常规、肝功能及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家兔以80mg/kg、60mg/kg、每日口服对-聚伞花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性味辛;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主慢性气管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现多用叶提取挥发油,制成胶丸使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蛇

    药材名称石蛇拼音Shí Shé别名蛇螺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螺科动物覆瓦小蛇螺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ulorbis imbricata(Dnuder)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上剥取,晒干。原

  • 甘蓝

    《中药大辞典》:甘蓝药材名称甘蓝拼音Gān Lán别名蓝菜(《千金·食治》),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蔬菜栽培学》),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中国药植图鉴

  • 橘红

    《中国药典》:橘红药材名称橘红拼音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RUBRUM别名化州桔红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 蜈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七药材名称蜈蚣七拼音Wú Gōnɡ Qī别名牌楼七、黑驴蛋、大口袋花、大花囊兰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artz,以

  • 麦麸草

    《中药大辞典》:麦麸草药材名称麦麸草拼音Mài Fū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疏生短伏毛,常分

  • 单体蕊黄芪

    药材名称单体蕊黄芪别名色卡[藏名]来源豆科单体蕊黄芪Astragalus monadelphus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

  • 阔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阔叶垂头菊药材名称阔叶垂头菊来源菊科垂头菊属植物丛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stenactinum Diels,以全草入药。6~7月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性味苦,寒。功能

  • 薄叶黄芩

    药材名称薄叶黄芩拼音Báo Yè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

  • 金缕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缕梅药材名称金缕梅别名木里仙、牛踏果来源金缕梅科金缕梅Hamamelis mollis Oli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化学成分含山柰醇、槲皮素及紫云

  • 鲃鱼

    《中药大辞典》:鲃鱼药材名称鲃鱼拼音Bà Yú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锯倒刺鲃的肉。原形态锯倒刺鲃: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全体几成长菱形,体长一般在40厘米左右。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