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天罗水

天罗水

药材名称天罗水

拼音Tiān Luó Shuǐ

英文名juice of Towel Gourd

别名丝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芭中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uffa chylindrica (L.) Roem.2.Luffa acutangula (L.)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取地上茎切断,将切品插入瓶中放置一昼夜,即得。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以,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化学成分丝瓜汁含皂甙(saponin),粘液(mucus)木聚糖(xylan),脂肪(fat0,蛋白质(protein),维生素(vitamin)B及C等。

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鲜嫩丝瓜提取物(LO43)腹腔注射时对刚断奶小鼠皮下感染已型脑炎病毒有显明显预防作用,感染病毒前注射LO43,保护率可达60%-80%。在感染病毒后注射LO43,保护率只有20%-27%,LO43对已型脑炎病毒无直接灭活作用。初步实验提示,LO43是一种干拢素诱生剂,其有效成分可能是又链RNA,尚需进一步证实[1]丝瓜芽(种子发芽后剪去叶及根)提取物(LO42)对已型脑炎病毒也有相似的作用,LO42的有效成分可被已醇沉演,主要含多糖和核酸[2]。家兔静注LO42具有明显的诱生干拢素作用,其有效成分是核酸,多粮部分无效[3]。

2、抗过敏作用丝瓜组织培养细胞中的泻根醇酸(BA),不仅具有与甘草次酸(GA)几乎相同的抗过敏作用(大鼠I型过敏反应),而且显示了比GA强几倍的抑制小鼠耳触性Ⅳ型过敏瓜在的作用;另外,对组胺、血清素或舒缓激肽引起的小鼠足趾肿胀,BA显示了比GA强10倍或10倍以上的抑制效果。BA不同于GA,完全不抱制甾体类激素的代谢酰活性(BASK)[4]。

泻根醇 酸是一个有意义的抗过敏药,其在丝瓜人工培养液中含量很高,而且易于转化为作用更强的衍生物[5]。

3、从奥丝扭瓜种子中分离得一种糖蛋白,对妊娠大鼠可引起中期流产作用。对无细胞系统可抑制蛋白质合成[6]。

4、毒性 LO43 100μg/ml对部养的兔肾细胞没有毒性。小鼠每次腹腔注射LO43 200μm/只,76h内注射8次,全部存活,兔静注LO43 6mg/kg,体温未见升高[1]。。小鼠每4h腹腔注射120μg/只,共6次;呀每8h注射1次,共3次,随后每12h1次,共5次。以小鼠全部存活[2]。。小鼠口服BASK4g/kg,亦不引起死亡[5],小鼠腹腔注射泻根醇酸1g/kg,2星期内无死亡[7]。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肺痈;肺痿;咳喘;肺痨;夏令皮肤疮疹;痤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50-100ml。外用适量,涂搽或洗。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治双单蛾,又可消痰火,解毒,兼清内热,治肺痈、肺痿。

2.《中国药植图鉴》:加白糖煮沸内服,可镇咳,又治头痛,腹痛,感冒,脚气,水肿,酒中毒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蔹

    《中国药典》:白蔹药材名称白蔹拼音Bái Liǎn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

  • 鼋膏

    《中药大辞典》:鼋膏药材名称鼋膏拼音Yuán Gāo别名鼋脂(《淮南万毕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鼋甲"条。功能主治张鼎:&quo

  • 地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

  • 大白顶草

    《中药大辞典》:大白顶草药材名称大白顶草拼音Dà Bái Dǐ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白顶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具纵条纹。

  • 八月炸

    药材名称八月炸拼音Bá Yuè Zhà别名预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腊瓜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australis

  • 牛戳口

    药材名称牛戳口拼音Niú Chuō Kǒu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maackii Maxim. [C. japonicum DC

  • 羊肚菌

    药材名称羊肚菌拼音Yánɡ Dǔ Jūn英文名Morel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

  • 龙须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眼子菜药材名称龙须眼子菜拼音Lónɡ Xū Yǎn Zǐ 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以全

  • 星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星星草药材名称星星草拼音Xīnɡ Xinɡ Cǎo别名画眉草、蚊子草来源禾本科画眉草属植物大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nsis (All.) Link、画眉草E.

  • 蚕豆荚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荚壳药材名称蚕豆荚壳拼音Cán Dòu Jiá Ké别名蚕豆黑壳(《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荚壳。化学成分含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