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红毛叶

大红毛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毛叶

药材名称大红毛叶

别名钩藤叶、大巴巴叶、大翅子树、大红毛花

来源梧桐大红毛叶Pterospermum grande Craib,以茎皮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微凉。气香。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祛风除湿,接骨。主治风湿红肿,小儿惊风,疮毒,骨折。

用法用量2钱,外用鲜茎捣烂敷患处。

注意有毒慎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红毛叶

药材名称大红毛叶

拼音Dà Hónɡ Máo Yè

英文名bark of Great wingseedtree

别名钩藤叶、大毛红花、大巴巴叶、大翅子树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景东翅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spermum kingtun gense C.Y.Wu ex Hsu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景东翅子树,乔木,高达12m。树皮褐色,幼枝被深褐氏以短柔毛。叶革质;叶柄长约1cm,密被淡褐色绒毛;托叶卵形,鳞片状嵛缘,长约4mm;叶片倒梯形或长圆状倒梯形,长5-13.5cm,宽4.5-6mm,先端有3-5不整齐的浅裂,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淡黄白色星状绒毛。花单生于叶腋,几无柄直径红7cm;小苞片卵形,全缘,被毛;萼分裂几至基部,5裂,长条状狭披针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深褐色绒毛,内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花瓣5片,白色,斜倒卵形,长约4.5cm,宽达2.8cm,先端近圆形,基部渐狭,下面褐星状微柔毛;退化雄蕊长条状棒形,上部密生瘤状突起,长达3.5cm;雌雄蕊柄长约6mm;雄蕊的花丝无毛;花药2室;子房卵圆形,密被黄色绒毛;花柱被毛,柱头分离但扭合在一起。果未见。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参拔1430m左右的山地草坡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辛;性微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热痹;小儿惊风;痈肿;疮毒;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叶茅膏菜

    药材名称圆叶茅膏菜拼音Yuán Yè Máo Gāo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Round-leaf Sundew, Round-leaved Sundew别名毛毡苔、捕虫草。出处始载于《

  • 茵陈

    《中国药典》:茵陈药材名称茵陈拼音Yīn Chén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

  • 鸡脚刺

    《中药大辞典》: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

  • 胡豆草

    《中药大辞典》:胡豆草药材名称胡豆草拼音Hú Dòu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色,高25~35厘米。叶对生;三角状卵形,

  • 红须须

    药材名称红须须拼音Hónɡ Xū Xū英文名Sage,salvia别名洱源鼠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洱源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lankongen

  • 猪苓

    《中国药典》:猪苓药材名称猪苓拼音Zhū Línɡ英文名POLYPORUS别名野猪粪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的干燥菌核。春

  • 白前

    《中国药典》:白前药材名称白前拼音Bái Qián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别名鹅管白前、竹叶白前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 海红豆

    《中药大辞典》:海红豆药材名称海红豆拼音Hǎi Hónɡ Dòu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海红豆的种子。采收成熟的果实,剥取种子,晒干。原形态海红豆,又名:孔雀豆、红豆、相思树

  • 大红毛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毛叶药材名称大红毛叶别名大钩藤叶、大巴巴叶、大翅子树、大红毛花来源梧桐科大红毛叶Pterospermum grande Craib,以茎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微凉。气香

  • 鸡血

    《中药大辞典》:鸡血药材名称鸡血拼音Jī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血。化学成分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率,比牛、猪等低,鸡血含血红蛋白10.3克/100毫升,而牛、猪等,都在1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