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四角蒲桃

四角蒲桃

药材名称四角蒲桃

拼音Sì Jiǎo Pú Táo

别名念劬蒲桃山石榴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四角蒲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tetragonum Wall.[Euge-nia tetragona Wight;Syzygium nienkui Merr.et Perry]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四角蒲桃 乔木,高20m。嫩枝粗大,四角形,有明显的棱。叶对生;叶柄长1-1.6cm,粗壮;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18cm,宽6-8cm,先端圆或钝,有1个长约1cm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上面干后暗褐色,无光泽,下面稍淡;羽状脉,侧脉9-13对。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生于无叶的枝上,长3-5cm;无花梗;花蕾长6-7mm;萼管短,倒圆锥形,萼齿钝而短;花瓣连合成帽状;雄蕊多数,长3mm,花药丁字着生,纵裂;子房下位。浆果球形,直径约1cm。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山谷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荷梗

    《全国中草药汇编》:荷梗药材名称荷梗拼音Hé Gěnɡ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叶柄。与叶同时采收,剪下叶柄,晒干。性味微苦,平。归经入肝、脾

  • 黑节草

    《中药大辞典》:黑节草药材名称黑节草拼音Hēi Jié Cǎo别名大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 大花威灵仙

    药材名称大花威灵仙拼音Dà Huā Wēi Línɡ Xiā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植物大花威灵仙的根和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courtoisii Hand.Mazz.采收

  • 构树

    药材名称构树拼音Gòu Shù别名楮实子、楮树、沙纸树、谷木、谷浆树来源桑科楮属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以乳液、根皮、树皮、叶

  • 虾子草

    药材名称虾子草拼音Xiā Zǐ Cǎo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

  • 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韦药材名称瓦韦拼音Wǎ Wéi别名剑丹、七星草[北京]、骨牌草、小叶骨牌草、金星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

  • 泡泡草

    《中药大辞典》:泡泡草药材名称泡泡草拼音Pào Pào Cǎo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山黄麻

    药材名称山黄麻别名山麻木、九层麻、麻桐树、山角麻、山王麻来源榆科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 (L.) Blum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化学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羊角扭

    药材名称羊角扭拼音Yánɡ Jiǎo Niǔ别名羊角拗、羊角藕、黄葛扭、羊角树、牛角藤[广东、广西]、羊角藤、鲤鱼橄榄[福建]来源为夹竹桃科羊角拗属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