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四楞蒿

四楞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楞蒿

药材名称四楞蒿

别名大香芝麻棵、土藿香理肺散、疳积散、香紫苏

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鼠尾香薷Elsholtzia myosurus Dunn,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咳,解表。用于感冒,百日咳,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小儿疳积;外用治骨髓炎。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研粉,混匀温开水调包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四楞蒿

药材名称四楞蒿

拼音Sì Lénɡ Hāo

别名紫苏、大香芝麻棵、土藿香、疳积散、野苏、理肺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鼠尾香薷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myosurus Dunn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鼠尾香薷,半灌木,高0.8-1.5m。全株芳香。权四棱形,密被星芒状微柔毛。叶对生;叶柄极短;叶片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4.5-10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细锯齿,上面被微柔毛、腺毛及毡状毛,下面密被星芒状绒毛。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长4-13cm,顶生及腋生,花梗入序轴密被星芒状微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mm;花萼钏形,长约2mm,外面密被星芒状绒毛,萼齿5,长约0.5mm;花冠白或下唇3裂,中裂片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缺刻,侧裂片半圆形,全缘;雄蕊4,前对较长,伸出,花丝无毛,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5mm,黄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000m的山坡、荒地或沟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状怀状鉴别,茎呈方柱形,长80-150cm,表面有纵槽,密被星芒状柔毛。叶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5-10cm,宽1-2.5cm,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均有绒毛;近无柄。可见顶生假穗状花序,花黄白色。气芳香,味辛、凉。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风寒;止咳。主风寒感冒;咳嗽;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蒂蛇

    药材名称红蒂蛇别名宽叶猕猴桃来源猕猴桃科红蒂蛇Actinidia latifolia (Gardn. et Champ.) Merr.,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至广东。性味淡、涩,平。功能主治清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 肉豆蔻衣

    《中药大辞典》:肉豆蔻衣药材名称肉豆蔻衣拼音Ròu Dòu Kòu Yī别名肉豆蔻花(李承祜《药用植物》),玉果花(《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肉豆蔻科植物肉

  • 润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润鳞鳞毛蕨来源蕨类鳞毛蕨科润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Benth.) C.chr.ex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华南长江流域向北达河南。功能主治敛疮,解毒

  • 臭灵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灵丹药材名称臭灵丹拼音Chòu Línɡ Dān别名鹿耳林、大黑药来源菊科臭灵丹属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 (DC.) Benth.,以

  • 益智

    药材名称益智拼音Yì Zhì英文名FRUCTUS ALPINIAE OXYPHYLLAE别名益智仁、益智子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 的干燥

  •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药材名称菱壳拼音Línɡ Ké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

  • 爬树龙

    《中药大辞典》:爬树龙药材名称爬树龙拼音Pá Shù Lónɡ别名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箍、麒麟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下

  • 药材名称茶拼音Chá别名茶叶来源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O Ktunze [Thea sinensis L.],以叶、子、根入药。叶春夏秋均可采集,焙制。根全年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