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厚叶素馨

厚叶素馨

药材名称厚叶素馨

拼音Hòu Yè Sù Xīn

别名鲫鱼胆、樟叶茉莉、青竹藤、胆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厚叶素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pentaneurum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攀援灌木,高1-9m。小枝黄褐色,节处稍压扁,枝中空,当年生枝被短柔毛或光滑。叶对生,单叶;叶柄长0.5-1.8cm,扭转,下部具关节;叶片革质,干时呈黄褐色或褐色,宽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10cm,宽1.5-6.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稀心形,叶缘反卷,具网状乳突,常具褐色腺点。聚伞花序密集似头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1-5mm,具节;花序基部有1-2对小叶状苞片,近无柄,其余苞片呈线形;花梗长1-5mm,果时增粗,被短柔毛;花芳香;花萼无毛或被短柔毛,裂片6-7枚,线形;花冠白色,花冠管长2-3cm,径1.5-2mm,裂片6-9枚,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圆钝或渐尖;花柱异长。果球形、椭圆形或肾形,长0.9-1.8cm,径6-10mm,呈黑色。花期8月至翌年2月,果期2-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丛或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性味淡;性凉

功能主治祛瘀解毒。主跌打损伤;喉痛;口疮;疮疖;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墙草

    药材名称墙草拼音Qiánɡ Cǎo别名石薯、石茹菰、白石薯、软骨石薯、白猪子果、袜子菜来源荨麻科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以块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

  • 秦皮

    《中国药典》:秦皮药材名称秦皮拼音Qín Pí英文名CORTEX FRAXINI别名梣皮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

  • 萤火

    《中药大辞典》:萤火药材名称萤火拼音Yínɡ Huǒ别名宵行(《诗经》),磷(《毛诗传》),丹鸟、丹良(《夏小正》),即照(《尔雅》),夜光(《本经》),夜照、景天、救火、据火、挟火(《吴普

  • 淡秋石

    药材名称淡秋石来源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药材名称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

  • 浆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浆包藤药材名称浆包藤别名大果链珠藤来源夹竹桃科浆包藤Alyxia siamensis Craib,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疟疾。用

  • 总序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序绿绒蒿来源罂粟科总序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石荠苎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

  • 石头菜

    药材名称石头菜拼音Shí Tou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长药八宝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lotelephium spectabile(Bor.)H.Ohba[Sedum spectab

  • 对叶草

    药材名称对叶草拼音Duì Yè Cǎo别名牛心朴、牛心秧、瓢柴、侧花徐长卿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萝蘑科植物华北白前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切段。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