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东北蛔蒿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

药材名称东北蛔蒿

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

别名蛔蒿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阴干。

性味辛、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驱虫。用于蛔虫病。

用法用量3~4钱,研末加白酒1两,浸一夜,去渣取浸液,置开水上蒸去酒精,清晨空腹1次服下;2小时后再服芒硝6钱(小儿酌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东北蛔蒿

药材名称东北蛔蒿

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菊科植物东北蛔蒿花蕾。开花前采收花蕾,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全株被丝状绵毛。根亚木质,褐色,稍粗大。茎直立,单生或丛生,基部包有残留的前年老叶柄。根生叶及不孕枝的叶有长柄,叶柄长达5厘米,叶广椭圆状卵形,2~3回羽状分裂,裂片狭线形,茎上部叶渐小,互生,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小,无梗或稀具短梗,排成圆锥花序;总苞长约4毫米,外列总苞片狭卵形,中列及内列者狭长圆形,透明,背面有绿纹;小花多数,每3~19朵小花生于头状花序中,黄色或带红褐色的花冠管喉部狭窄,疏生腺点。瘦果小。花期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多生于干旱草原。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含ι-β-山道年。

性味辛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驱蛔虫。

复方治蛔虫病腹痛:东北蛔蒿五至六钱。研末,加白酒一两,浸一夜,去渣取清液,隔水蒸去酒精,清晨空腹一次服下,二时后冲服芒硝四钱,小儿减量。(性味以下出《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东北蛔蒿

药材名称东北蛔蒿

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

英文名flower bud of Manchurian Wormwood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东北蛔蒿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iphidium finitum (Ditag.) Ling et Y. R. Ling [Artemisia finita Kitag].

采收和储藏:8-9月花蕾含苞欲放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东北蛔蒿 半灌木状草本,高50-60cm,全株被丝状绵毛。主根粗,木质;根状茎粗短,黑色,直径1-2cm,常有老叶柄残基,有多数或少数多年生、木质营养枝,枝长3-6cm,丛生,上部密生多数叶。茎直立,单生或丛生,下部木质,上部半木质;中部以上多数分枝,枝斜向上,长4-10cm。根生叶及营养枝叶有长柄,叶柄长达5cm;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长圆形或长卵形,长2-3(-5)cm,宽1.2-2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狭线形;茎上部叶渐小,互生,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长圆状倒卵形或和长圆形,直径2-2.5cm,无梗或近无梗,基部有线形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略疏松的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窄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长约4mm,4-5层,外层总苞片小,卵形,中层总苞片长卵形,透明,背面有绿色中肋,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狭长圆形,半膜质,背面疏被毛或近无毛;两性花3-9(-13)朵,花冠管状,具腺点,花药丝形,先端附属物线形,基部钝,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稍叉形,叉端钝,微有睫毛。瘦果,小,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砾质坡地、半荒漠草原工河湖岸边草甸及草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本品含左旋β-山道年(β-santonin)和东北蛔蒿素(finitin)。

性味味辛;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驱虫。主蛔虫病;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昙花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 山桃树皮

    药材名称山桃树皮拼音Shān Táo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伯乐树科植物伯乐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B.yunshanensi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豆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参药材名称豆叶参别名川南报春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鄂西粗叶报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药。7~9月采集,晒干。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

  • 甜瓜蒂

    药材名称甜瓜蒂拼音Tián Guā Dì别名瓜蒂、瓜丁、苦丁香、甜瓜把出处甜瓜蒂始载于《本经》,原名瓜蒂,列为上品。1.《别录》云:“生嵩高平泽。七月七日采。“2.《本草图经》曰:“瓜蒂即甜瓜蒂也&h

  • 六轴子

    《中药大辞典》:六轴子药材名称六轴子拼音Liù Zhóu Z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

  • 金挖耳根

    《中药大辞典》:金挖耳根药材名称金挖耳根拼音Jīn Wā ěr Gēn别名野烟头(《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根及茎基部。秋季采收。性味《重庆草药》:"微苦辛,性平

  • 防己

    《中国药典》:防己药材名称防己拼音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

  • 大木通

    药材名称大木通拼音Dà Mù Tōnɡ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rgentilucida(

  • 尖山橙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山橙药材名称尖山橙别名竹藤、乳汁藤、藤皮黄、鸡腿果、石芽枫、黄狗合藤、咛头果来源夹竹桃科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