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七鳃鳗

七鳃鳗

药材名称七鳃鳗

拼音Qī Sāi Mán

英文名lamprey

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

出处始载于《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petra japonica(Martens).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捞,风干,或鲜用。

原形态七鳃鳗,体台鳗形,光滑无鳞。尾部侧扁,体长可达60cm以上,约为头长的5.2倍。头圆筒形,口近圆形,呈吸盘状,边缘密布乳突。眼发达,位于头前部。鼻孔1个,位于头背两眼中间。头两侧眼后各具1行7个分离的鳃孔。肛门位于体后部,具一细管状突出。肌节自最后鳃孔至肛门红75节。背鳍2个。第1背鳍较低而短,起点距吻端距尾端约相等。第2背鳍较大,中部很高;前、后部渐低,后部与尾鳍相连,鳍条软而细密。臀鳍很低,始自肛门之后,与尾鳍下叶相连。尾鳍予状,上下叶约等长。无胸鳍和腹鳍。体灰青绿色。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背鳍上部黑色,尾鳍深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于4-5月回游至浅水河流中砂砾底产卵。卵极小,每次产卵8万万粒,产卵后亲鱼全部死亡。孵出的幼鳗随水漂流,常躲藏于泥沙中夜晚出来摄食,经4-5年后开始变态,入海生活数年,再溯河产卵。为食肉性鱼类,常以吸盘附于大鱼身身,用吸盘内舌上角质齿锉破鱼体,吮吸其血肉。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及松花江等河流中。

化学成分内含维生素(vitamin)A。

鱼皮含维生素B1、B12。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通经活络;明目。主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2条。外用:适量,鲜口捣敷。

各家论述《吉林中草药》: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堇

    《中药大辞典》:黄堇药材名称黄堇拼音Huánɡ Jǐn别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

  • 风叶藤

    药材名称风叶藤别名毛叶白粉藤、左爬藤、葫芦叶、粗壳藤、左边藤来源葡萄科风叶藤Cissus assamica (Law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淡、微涩,平。功能

  • 岩松鼠骨

    药材名称岩松鼠骨拼音Yán Sōnɡ Shǔ Gǔ英文名Sciurus, Squirre bone别名臊挠子骨(《中国药用动物志》)。原动物岩松鼠又名:扫毛子、石老鼠(《中国药用动物志》)出处始载于《

  • 老鸦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鸦花藤药材名称老鸦花藤拼音Lǎo Yā Huā Ténɡ别名大血藤、嘿良龙[傣]来源豆科老鸦花藤Mucuna macrocarpa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马尿花

    药材名称马尿花拼音Mǎ Niào Huā别名水旋复(《滇南本草》),油灼灼、苤菜(《野菜赞》),白苹(《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水鳖科植物水鳖的全株。原形态水鳖(《纲目

  • 江南地不容

    药材名称江南地不容拼音Jiānɡ Nán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lant Stephania别名金线吊乌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江南地不容的块根。拉

  • 血满草

    《中药大辞典》:血满草药材名称血满草拼音Xuè Mǎn Cǎo别名接骨药、大血草、接骨丹、血管草(《云南中草药》),苛草、接骨木(《西藏常用中草药》),榆古兴那布(藏名)。出处《云南中草药》

  • 小羊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羊桃药材名称小羊桃拼音Xiǎo Yánɡ Táo别名羊奶奶来源猕猴桃科小羊桃Actinidia purpurea 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江西

  • 岗柃叶

    药材名称岗柃叶拼音Gǎnɡ Lí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岗柃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groffzi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岗柃灌木或小乔木,高

  • 兴安升麻

    药材名称兴安升麻拼音Xìnɡ ān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Dahuricae别名北升麻、虻牛卡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升麻Cimicifu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