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七星剑

七星剑

《中药大辞典》:七星剑

药材名称七星剑

拼音Qī Xīnɡ Jiàn

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生草药性备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叶七星剑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揉之有强烈香味。单叶对生,具柄;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尖,边缘有锯齿,两面有透明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苞片叶状,生在下部的椭圆形或狭矩圆形,长1.8~2.2厘米,宽3~6毫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阔楔尖或浑圆,边全缘或上部有锯齿2~3个,被毛,具透明的腺点;萼钟状,被粗毛,结果时增大,长5毫米,5齿裂,裂片刚毛状;花冠绯红色,2唇形,上唇2裂,下唇延长近全缘,渐尖;雄蕊4,其中2枚退化,花药2室,广歧;子房上位,心皮4个,4裂,4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着生于子房基部,顶端有深而近相等的2裂。小坚果球形,生于萼的基部。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多生于山谷、疏荫、湿润的林下。分布我国南部。

性味《本草求原》:"辛,温。"

功能主治治狂犬、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疮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癫狗、毒蛇、恶物咬伤,理跌打,敷大疮。"

②《本草求原》:"治阴疽。"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内服:煎汤,3~6钱;或捣汁饮。

复方①治癫狗、毒蛇、恶物咬伤:七星剑汁灌之。(《本草求原》)

②治周身起蛇形,色红:七星剑和鸡煮食。(《岭南采药录》)

③治生蛇(带状疱疹、淋巴管炎、瘭疽)痒痛异常:细叶七星剑适量,煎水浸洗患处;另取适量煎服。

④治慢性皮肤湿疹瘙痒:七星剑适量,煎水洗之。

⑤治风痰疮(多发性脓疡):七星剑适量,捣烂加酒混和,煮沸后,候温敷患处及适量内服。(③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七星剑

药材名称七星剑

拼音Qī Xīnɡ Jiàn

英文名Cavalerie Mosla, Herb of Cavalerie Mosla

别名小叶不红、星色草、假芥兰、独行千里、野香薷、酒瓶草、痱子草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小花荠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la caualeriei Levl. [Orthodon caualeriei (Levl.) Kudo]

采收和储藏:9-11月采收全草,洗净,鲜用划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揉之有强烈香气。茎直立,四棱形,被具节长柔毛及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cm,被具节柔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表,边具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被具节柔毛,下面被具节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2花,在主茎及侧枝上组成顶生的假总状花序,长2.5-4.5cm;苞片极小,与花梗近等长,被具节小柔毛;花萼长约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3齿极小,三角形,下唇2齿稍长于上唇,披针形,果时花萼增大;花冠紫色或粉红色,长约2.5mm,外被短柔毛,上唇2圆裂,下唇略长,3裂,中裂片较长;雄蕊4,后对雄蕊能育,前对退化;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头2裂。小坚果球形,灰褐色,直径1.5mm,具网纹。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600m的山坡草地、疏林下或山谷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具分枝,长25-100cm,具节,被柔毛;质脆。叶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上面被具节疏柔毛,下面满布小窝点,纸质。可见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的总状药序。多皱缩成团,花小,花冠淡紫色。小坚果类球形,褐色,直径1.5mm。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暑;利湿角毒。主感冒;中者;呕吐;泄泻;水肿;湿疹;疮疡肿毒;带状疱疹;阴疽瘰疬;跌打伤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煎水洗。

复方1.治癫狗、毒蛇、恶物咬伤:七星剑汁灌之。(《本草求原》)2.治周身起蛇形,色红:七星剑和鸡煮食。(《岭南采药录》)3.治生蛇(带状疱疹、淋巴管炎、瘭疽)痒痛异常:细叶七星剑适量,煎水浸洗患处;另取适量煎服。4.治慢性皮肤湿疹瘙痒:七星剑适量,煎水洗之。5.治风痰疮(多发性脓疡):七星剑适量,捣烂加酒混和,煮沸后,候温敷患处及适量内服。(3.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癫狗、毒蛇、恶物咬伤,理跌打,敷大疮。2.《本草求原》:治阴疽。七星剑,叶似桃柳,花如珍珠,根、枝、花、叶俱是对面所生。此药实出外省名山,移来栽种。今有本地(广东)老虎须相似,可以乱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骨把

    药材名称骨把拼音Gǔ Bǎ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镰叶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falcatum Lam.[A.macrophyllum Merr.]采收和储藏:夏、秋

  • 枸骨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子药材名称枸骨子拼音Gǒu Gǔ Zi别名功劳子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微温。

  • 麻柳树根

    《中药大辞典》:麻柳树根药材名称麻柳树根拼音Má Liǔ Shù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性味《重庆草药》:"味麻辣苦,性热,有毒。

  • 萱草嫩苗

    《中药大辞典》:萱草嫩苗药材名称萱草嫩苗拼音Xuān Cǎo Nèn Miáo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萱草根&q

  • 大叶胡枝子

    药材名称大叶胡枝子拼音Dà Yè Hú Zhī Zǐ别名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活血丹来源豆科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

  • 蝼蛄虾

    药材名称蝼蛄虾拼音Lóu Gū Xiā英文名mole cricket别名蝼蛄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蝼蛄虾科动物大蝼蛄虾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pogebia major

  • 接筋草

    药材名称接筋草拼音Jiē Jīn Cǎo别名被单草、大鹅肠草、白老鸦肠、抽筋草、白筋骨草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S. vestita

  • 南蛇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蛇藤药材名称南蛇藤拼音Nán Shé Ténɡ别名合欢花[东北]、南蛇风、黄果藤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

  • 使君子根

    《中药大辞典》:使君子根药材名称使君子根拼音Shǐ Jūn Zǐ Gēn别名史君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使君子"条

  • 中间骨牌蕨

    药材名称中间骨牌蕨拼音Zhōnɡ Jiān Gǔ Pái Jué别名石瓜米、仙人指壳、金星蕨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中间骨牌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ogrammitis 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