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厥证之一。指突然头晕仆倒,神志迷糊,肢冷的病证。《古今医案按·厥》:“今人所谓厥者,乃晕厥耳,亦兼手足逆冷,而其重在神昏若死也。”参见厥证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脱囊。见该条。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疣。详干日疮条。
《素问》篇名。齐与剂同,限剂、分剂的意义。本篇强调要根据病的部位而确定针刺的浅与深,必须有限度和分部,不然就是违反刺法,故名。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全名觉吾·伦珠扎西。著有《新老宇陀·元丹贡布传》一书。详细介绍新老宇陀的生平事迹。民族出版社于1982年根据拉萨木刻版出版排印本。国外有英译本。
即膈。《伤科补要》:“膈者,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俗名罗膈。”
书名,见荀勗《中经薄》,1卷。子仪系扁鹊弟子。原书已佚。
舌边淡灰,中根淡紫。见于瘟疫邪热入营。症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狂妄烦躁,或自舌尖而不知痛。治宜清热解毒、清心凉营。
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内侧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