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鹳骨

鹳骨

《中药大辞典》: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骨胳

原形态白鹳(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鹳(《别录》),老鹳、捞鱼鹳。

体长约120厘米。嘴形粗健,长直而略侧扁,角黑色,先端渐形尖细,色亦较淡。虹膜淡粉红而外圈黑色;眼周及颏囊的裸出部朱红。全体大多白色;肩羽、翼上覆羽、初级和次级飞羽均呈光辉黑色,大部分外翈呈银辉色。脚长,暗红色,胫下部裸出;趾长居中,向前三趾的基部有蹼相连着,后趾位置不较他趾为高,爪短钝。

生境分部活动于开阔沼泽和潮湿草地上,夜宿高树,常集群生活。繁殖于我国北方地区,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越冬。

性味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药性论》:"大寒。"

功能主治治痨瘵,胸腹痛,喉痹,蛇咬。

①《别录》:"主鬼蛊诸疰毒,五尸心腹疾。"

②《药性论》:"治尸疰、鬼疰腹痛。炙令黄,末,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③《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虺咬,及小儿闪癖,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复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芫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千金方》鹳骨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鹳骨

药材名称鹳骨

拼音Guàn Gǔ

英文名Stork bone

别名原动物白鹳、冠雀、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鹤、老鹳、捞鱼鹳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陆玑《诗疏》: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

2.陶弘景:鹳亦有两种,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今宜用白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onia ciconia(Linnaeus)

原形态白鹳,大型鸟类。全身大都白色,翅上大覆羽黑褐;小翼羽外黑翈黑色,内翈黑褐,在翼缘处缀以白色;初级覆羽黑色,位于内侧者的外翈散缀以银灰色;肩羽较长,呈黑而金属光泽,为紫铜色。飞羽大多黑色而内着铜绿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人侧初级飞羽以及大部分飞羽的外翈,除边缘和先端以外,均呈银灰色,颈下羽毛形长而呈矛状。嘴角黑色而先端稍淡;眼周及颏囊裸出部分朱红色;脚暗朱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性宁静而机警。常单个或小群温游在开阔平原的池塘、沼泽的浅水中觅食或静等饵物。休息时常一脚站立。有时栖止于大树干上。飞时颈和脚呈一直线,飞行强健和缓慢。以鱼、蛙、昆虫及小型鼠类为食。营巢于高大松树或橡树上。

资源分布: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痨瘵;腹痛;喉痹;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炙黄或烧灰存性,研末,每次6-10g。

注意《本草拾遗》“秃人毛发,沐汤中不少许,发尽脱,亦不更生。”

复方鹳骨丸(《千金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三寸,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芦、桂心、野葛各二分。斑猫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芜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1.《别录》:主心腹疾。

2.《药性论》:洽腹痛。炙令黄,未,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3.《本草拾遗》:脚骨及嘴主喉痹,蛇咬,及小儿闪廦。大腹痞满,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藏鮡肉

    药材名称藏鮡肉拼音Cánɡ Zhào Ròu英文名Drymoglossum meat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鮡科动物藏鮡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sternon ma

  • 东野菰

    药材名称东野菰别名野菰来源列当科东野菰Aeginetia orientale L.,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骨髓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小儿高热,疔疮,毒

  • 桑芽

    《中药大辞典》:桑芽药材名称桑芽拼音Sānɡ Yá别名女儿红、青桑头(《江苏植药志》)。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槭树科植物茶条槭的幼芽及嫩叶。3月采收。置锅中,微火炒焙数分钟,使幼叶变软,取

  • 井边茜

    药材名称井边茜拼音Jǐnɡ Biān Qiàn别名小凤尾草、小凤尾、三叉草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

  • 大叶沿阶草

    药材名称大叶沿阶草拼音Dà Yè Yán Jiē Cǎo别名八宝镇心丹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叶沿阶草的块根。秋、冬采集。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5

  • 藿香

    《中药大辞典》:藿香药材名称藿香拼音Huò Xiānɡ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

  • 米百合

    药材名称米百合拼音Mǐ Bǎi Hé别名土贝母、土知母、米合贝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米贝母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itillaria david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星宿菜

    药材名称星宿菜拼音Xīnɡ Xiù Cài别名假辣蓼、泥鳅菜(《广州植物志》),红根草(《福建民间草药》),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蛙霓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黄鳅窜、红

  • 土党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党参药材名称土党参拼音Tǔ Dǎnɡ Shēn别名浮萍参、香浮参、蔓人参、土人参[广东]、奶参[四川]来源为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

  • 高山芹根

    药材名称高山芹根拼音Gāo Shān Qí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高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elopleurum saxatile(Turcz.) Drde[Angelic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