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灵枢·五变》称大聚。指腹中有块而聚散无常的病症。《难经·五十五难》:“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景岳全书·杂病》:“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也。……其病
详心气不固条。
解剖学同名骨。每足五根,与趾骨构成跖趾关节。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兼通医术。字叔正,安平(今河北保定)人。
出《本草图经》。为紫贝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囟门下陷的证候。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作病理状态。如在慢惊、久泻之后,囟门显著下陷,甚至如坑的,则为囟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或因胎禀不
药物剂型之一。古称酒醴,现称药酒。药物浸入酒内,经过一定时间,或隔汤煎煮,滤去渣,取液服。如《素问·腹中论》的鸡矢醴,现代的虎骨木瓜酒等。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五卷。西晋·支法存辑,已佚。
见《本经逢原》。为茵陈蒿之处方名,详该条。
泛指颈项,或专指颈项的前部。参见颈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