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鲦鱼

鲦鱼

《中药大辞典》:鲦鱼

药材名称鲦鱼

拼音Tiáo Yú

别名鮂、黑鰦(《尔雅》),白鲦(《毛诗笺》),参鱼、肉条鱼(《尔雅翼》),鲹鱼(《纲目》),白漂子(《黑龙江流域鱼类》),鲹鲦(《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出处《纲目》

来源为鲤科动物鲦鱼

原形态体细长,侧扁,背部几成直线,腹部略凸。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体长约15厘米左右,头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眼位于头的前部。鳃耙15~18。下咽齿3行,圆锥形,末端尖而带钩形,侧线鳞45~57,侧线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突然向下弯折,成一明显的角度。背鳍Ⅲ7,具有光滑的硬刺,长约为头长的2/3,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肛门。臀鳍Ⅲ11~14。尾鳍分叉深,下叶较上叶略长。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尾鳍边缘灰黑色,其它鳍均为浅黄色。

生活于河流、湖泊中,从春至秋常喜群集于沿岸水面游泳,行动迅速。食物主要为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动物及昆虫等。产卵期约在5~7月间。冬季潜居于深水层。

生境分部分布很广,我国南北各河流、湖泊中均有。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肠、胃、心。"

功能主治《纲目》:"暖胃,止冷泻。"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鲦鱼

药材名称鲦鱼

拼音Tiáo Yú

英文名fish

别名鮂、黑鰦、白鲦、餐鱼、参鱼、肉条鱼、白漂子、鲹子、青鳞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纲目》:鲦鱼生江湖中,小龟也,长仅数寸。形狭而扁,状如柳叶。鳞细而整,洁白可爱,性好群游。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鲦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culter lcucisculus (Basilewsky.)

原形态鲦鱼,体细长侧扁,背部轮廓几乎成一直线,腹部略弯凸。自胸鳍基部至肛门,腹棱完全。头呈三角形略尖。口端位,斜裂。眼位于头的前部。下咽齿3行,圆锥形,末端尖成钩状。鳞耙15-20。侧线鳞45-57,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折,成一角度,沿腹侧行至臀鳍其部处复又向上弯折,然后沿着尾柄中线直达尾鳍基部。背鳍3,7,具有光滑的硬刺,其长约为头长的2/3,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肛门。臀鳍3,11-14。尾鳍深叉。全身银白色,体背淡青灰色,尾鳍边缘灰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中上层鱼类。栖于河流、湖泊沿岸水体上层,是极常见的小型鱼类。杂食性。从春至秋常集群于沿岸浅水区游动觅食。

资源分布:除我国西部高原外,其作地区的诸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中均有分布。

性状四季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泻。主胃脘冷痛;肠寒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各家论述《纲目》:暖胃,止冷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靥

    《中药大辞典》:牛靥药材名称牛靥拼音Niú Yè别名牛食系(《圣惠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甲状腺体。功能主治《纲目》:"治喉痹,气瘿。"复

  • 射尿(虫另)

    药材名称射尿(虫另)拼音Shè Niào ( Chónɡ Lìnɡ )英文名Discoloration Rhacophorus别名青竹(虫另)、游蛙、油(虫另)出处出自《陆川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树娃

  • 单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根木药材名称单根木拼音Dān Gēn Mù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来源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

  • 蛇疙瘩

    药材名称蛇疙瘩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晒

  • 茶花

    药材名称茶花拼音Ch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si

  • 水仙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仙药材名称水仙拼音Shuǐ Xiān别名水仙花来源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以鳞茎入药。春秋采集,洗

  • 灯心草根

    《中药大辞典》:灯心草根药材名称灯心草根拼音Dēnɡ Xīn Cǎo Gē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根及根茎。夏、秋采取。性味《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功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

  • 青蛙

    《中药大辞典》:青蛙药材名称青蛙拼音Qīnɡ Wā别名蛙鱼(《汉书》),蛙、长股(《别录》),田鸡、青鸡,坐鱼、蛤鱼(《纲目》)。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蛙科动物黑斑蛙或金线蛙等的全体。原形态①黑斑蛙

  • 榼藤子

    《中药大辞典》:榼藤子药材名称榼藤子拼音Kē Ténɡ Zǐ别名象豆(《南方草木状》)。合子(《本草拾遗》),榼子(《日华子本草》),眼镜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