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肝肾同源。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认为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详肝肾同源条。
①见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苦参实之别名。②见《饮膳正要》。为胡芦巴之别名。各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薄荷、地骨皮、牡丹皮、焦栀子、玄参、天花粉各等分,细辛量加倍。水煎,冷服。治痧症因热致呃逆者。
见濒湖脉学条。
【介绍】:见公孙光条。
【介绍】:见程玠条。
出《本草纲目》。为食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介绍】:见郑瀚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