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顾松园医镜

顾松园医镜

  • 顾松园医镜

    【介绍】:见顾氏医镜条。

  • 顾松园医镜

    原序一原序二原序三自序医道积习通弊论辨治温热病中宜用白虎汤并不伤人以解世俗之惑,并明概投附、桂、干姜杀人之误卷一·礼集草部甘草生地黄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葳蕤玄参沙参贝母知母天花粉百部款冬花紫菀郁金桔梗茅

猜你喜欢

  • 菟丝实

    出《吴普本草》。即菟丝子,详该条。

  • 虎须毒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颏痈。见该条。

  • 辨疫琐言

    温疫著作。1卷。清李炳撰于嘉庆五年(1800年)。作者对吴又可《温疫论》某些观点持不同意见,强调人的禀赋不同,感邪后有热化、寒化之别。不主张用达原饮治温疫,而立清气饮为治疫之主方。推崇大黄治疫,并倡大

  • 气逆失血

    病证名。指呕血由气逆而致者。多因情志过分激动,肝火随气上逆而然。常伴见胸胁满痛、烦躁而渴等症。《金匮翼·诸血统论》:“气逆失血者,血从气逆,得之暴怒而厥也。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

  • 虾蟆草

    见《药物图考》。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 奚凤鸣

    【介绍】:明代医生。上海县人。年轻时开始为疡医,尤其善于治疗痈疽,认为痈疽中间溃烂,四周积有腐溃物时,非吸之不能尽。故治此种病时,招募人先用苦酒漱口后,去吮痈疽。对贫穷病者,则亲自吮吸。

  • 米癥

    七癥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由好吃生米,食多不消,兼挟痰瘀积聚而成。主要症状为脘腹结块固定不移,常思食生米,其他饮食难进,呕吐清水等。参见癥、食癥、七癥等条。

  • 镇肝熄风

    即平肝熄风。详该条。

  • 寓攻于补

    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①寓,寄托。把攻之目的,寄托于补法。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用黄芪120克合开骨散(川芎、当归、血余、龟板)以下死胎。②寓,寄居。在补剂中加入一、二攻邪之药。《温病条

  • 樗木叶

    出《新修本草》。即樗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