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唐·孟诜《必效方》。为凤凰衣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元·葛可久撰。刊于1348年。本书收载了十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大多实用有效,刊本及增补评注本颇多。建国后有影印本。
朝医方书。李常和撰于1927年(丁卯梧秋)。本书着重论述藏府、经络、病机、五运六气、诊脉等生理、病因病理,太少阴阳四象的辨证论治。在《方药合编》的基础上,补遗方28个,诸伤门、杂方门、解毒门中药515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连翘薄荷饮,见该条。
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阴络脉。见该条。
出明·万全《家传痘疮心法》。即痘疮。详该条。
同热邪传里。详该条。
病名。《儒门事亲》:“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详见乳汁不行条。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