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药志》。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气滞血瘀而致经闭,腹胀作痛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桑根之别名,详该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少量清水将药物湿润,让水分逐渐渗透入内,使之发软。有些药物,浸泡后药性易于走失者,宜用此法。
出《儒门事亲》。为蚕蜕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过多,详该条。
十问之一。问胸腹与辨别脏腑病证有关。胸膈脘腹满闷或胀痛走窜,噫气不舒的,多属气滞;疼痛固定一处,阵痛如针刺的,多为血瘀。钝痛气寒,咯吐痰涎的,多属停痰;胸胁痛、气促不能平卧的,多属饮证、积水。胸膈痞闷
见《广西中药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见《素女经》。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