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虚喘逆

猜你喜欢

  •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书名。22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颇多个人发挥。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不经之论。

  • 外阴炎

    病名。外阴部炎症,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溃疡,起脓泡,分泌物增多。若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或有皲裂。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属带下、阴痒、阴疮范畴。宜清肝泻火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熏洗药方:苦

  • 葱子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葱实,详该条。

  • 冬虫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虫夏草之简称,详该条。

  • 合子

    出《本草拾遗》。为榼藤子之别名,详该条。

  • 粘糊菜

    见《救荒本草》。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 悬浆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即承浆。见该条。

  • 三串毒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此症上下生之,其形虽一,而中间皮好,但内肉溃烂,初起红色,亦不大痛,日渐溃烂。此症之来,六气七情所感,严寒酷暑所遇,积毒于脏腑,或年老男妇性度怡默而亦患此者,恐平居坐卧湿

  • 光剥如猪肾舌

    舌面无苔,光滑如镜,像剥膜猪肾,色彩鲜艳,乃肝肾阴亏之候。宜滋补肝肾。

  • 柴胡退翳丸

    见《银海精微》卷下。即羌活退翳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