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虚喉痹

阴虚喉痹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系指喉痹之因于阴虚者。若因肾阴亏损者,症见咽干少津,咽喉微痛而渴欲饮水不解,至夜尤甚,或耳鸣盗汗,腰膝酸软,牙龈出血尺脉无力等。故张景岳云:“阴虚喉痹,其证亦内热口渴,喉干或唇红颊赤痰涎壅盛。然必尺脉无神,或六脉虽数而浮软无力,但察其过于酒色,或禀阴气不足,多倦少力者是皆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然。《增删喉科心法》:“其人平日常有齿痛舌痛牙缝出血,咽干喉燥,耳鸣盗汗,梦遗夜热,夜咳之症,偶然受热,或食热物,或犯房欲,即咽喉痛红肿,或红甚而不肿;夜甚于昼,脉洪数或细数。由肾中真阴亏损故也。”治宜滋养肾阴。用滋阴八味丸加减。其二为肺胃阴伤者,咽喉失于濡养。症见咽干不适,渴欲饮水不解,唇燥,干咳无痰。治宜润肺养阴。用养阴清肺汤清燥救肺汤等加减。本病类今之慢性咽炎。

猜你喜欢

  • 胁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

  • 红尖白根舌

    舌根有白苔,舌尖淡红。为表证之候。若恶寒,身热,头痛者宜发汗解表。亦可见于太阳府证,其症头痛发热,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宜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治之(见《伤寒舌鉴》)。

  • 真牙

    又名智齿。指生长最迟之第三臼齿,俗称尽头牙,亦即今之第三磨牙。人发育至一定时期即生此牙。女子二十一岁左右,男子二十四岁左右始生真牙。《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

  • 齿痕舌

    又称舌胖齿形。舌边缘见牙齿痕迹。因舌体较肥胖,受齿缘所压而致。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 痴头婆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木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木主丁壬,凡丁年、壬年均属木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 首风

    古病名。《素问·风论》:“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圣济总录·首风》:“新沐之人,皮腠既疏,肤发濡渍,不慎于风,风邪得以乘之,故客于首而为病,其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增补内经拾遗方论·首风》:“新沐

  • 瘄子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温开

    即逐寒开窍。详该条。

  • 正邪分争

    ①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由此构成疾病的一般病理过程。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的状态。《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邪气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