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戾气的简称。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南齐医生。字元平。临床常兼用道术迷信治疗。
【介绍】:明代医家。号肃庵,又号洞元真人。汜水(今河南荥阳)人。因病习医,崇信主观唯心论的太素脉,认为太素脉能决生死病夭和预知人事。著有《方书一得》、《太素精要》,皆佚。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详该条。
证名。指上焦闭寒不通所致的痞证。《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上痞者,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者是也。”宜用桑白皮、槟榔、木通、大黄、黄芩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出《传信适用方》。为鼠李根之别名,详该条。
《金匮要略》方。又名外台走马方。巴豆(去皮,熬)、杏仁各二枚。棉缠,搥令极碎,投以热汤二合,捻取白汁服。治中恶,症见心腹痛胀,大便不通。本方也见于《外台秘要》,名张仲景飞尸走马汤。走马芹见《辽宁省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