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胸部第六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处。主治肠鸣,腹满,胀痛,肋间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方。薏苡仁、牛膝各二两,海桐皮、五加皮、炒枳壳、独活、防风、杜仲(姜汁炙)各一两,白术半两,干地黄二两半。为粗末,入绢袋内,用好酒五升浸,春、夏、秋、冬各十四天,夏月分作数剂,分别
通常指外感之风邪,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风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鸡胸。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仙桃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