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痔疮和肛瘘的合称。明·方贤《奇效良方》卷五十一:“初生肛边成,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漓而久不止者曰瘘也。”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有《广黄帝本行记》,已佚。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指巳时。详十二时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藏府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气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故以名之。或有如豆者,名曰损翳,或曰离睛,又曰蟹睛。”详蟹睛条。
运行于经脉中之气,亦称脉气。是先后天精气的结合物而运行、输布全身,不但指经脉的运动功能和经脉中的营养物质,而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