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
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病证名。指劳损内伤,阴虚火亢而失血者,《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呕血者,……有因虚劳,五内崩损,涌出可升斗计者,宜花蕊石散。”参见呕血条。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脉象之一。一息四至,来去怠缓。若脉来和缓均匀,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
【介绍】:见赵莹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硬睑硬睛者,胞睑睛珠俱木,痛涩难运,膈间积热,风热上壅,气血凝滞,睛睑坚硬。”治法:宜祛风清热,活血散瘀。内服当归活血煎或归芍红花散加减,并可洗。
【介绍】:见方广条。
焦,在此指脊椎棘突;九焦,即第九、十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肝腧在九焦之间。”
肝脉为邪气壅滞而满实。症见两胁胀满,睡眠惊骇不宁,小便不通而肿等。《素问·大奇论》:“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芜荑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