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症因脉治》卷二方。①石膏、知母、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为粗末,水煎服。治燥火伤肺,咳嗽气喘。若痰多加贝母、栝蒌。②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枳壳、桔梗、石膏。为粗末,水煎服。治食滞中焦,化生痰饮,肺火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又名下胞、下睥。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其上界为下睑之睑弦,下界为眼眶之下缘。参见眼睑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转胞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即肌肉瞤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参见筋
【介绍】:见陈文中条。
出《太平寰宇记》。即苏合香,详该条。
见《灵枢·经脉》。即兑骨。见该条。
【介绍】:见王文之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喉癣之由于肝肾虚损者。详见喉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