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酒酿

酒酿

《中药大辞典》:酒酿

药材名称酒酿

拼音Jiǔ Niànɡ

别名酒窝、浮蛆(《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

化学成分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成熟的酒酿,含水分50.108%,酒精2.105%,粗蛋白质3.789%,糖分27.765%,总酸0.301%(挥发酸0.031,不挥发酸0.271%),灰分0.085%。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辛,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生津,活血。

①《纲目拾遗》:"佐药发痘浆,行血益髓脉,生津浓。"

②《随患居饮食谱》:"补气养血,助运化,充痘浆。"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或和药同煎。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痘疮不起:荸荠捣汁,和白酒酿炖温服之,但不可炖大热,大热则反不妙,慎之。(《良方集要》)

②治小儿鼻风吹乳肿痛:酒酿和菊花叶捣敷。无叶用根。甘菊叶尤佳,捣汁冲和服更效。(《刘启堂经验秘方》)

③治吹乳:薴麻根(嫩者)炒,和白酒酿少许,共捣烂,敷患处一日夜。忌食发物。(《周益生家宝方》)

④治头风:苍耳子、白芷谷精草各五钱,川芎三钱,甜酒酿四两。老酒二碗,煎一碗服。(《妙净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酒酿

药材名称酒酿

拼音Jiǔ Niànɡ

英文名Wine-ferment

别名酒窝、浮蛆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纲目拾遗》:酒酿,乃末放出酒之米酵也。味酽厚,多饮致腹泻,性善升透,凡火上行者忌之。

2.《随息居饮食谱》:酒酿,多次亦助湿热。冬制者耐久藏。

来源药材基源: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ne

化学成分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成熟的酒酿,含水分,乙醇(ethanol),粗蛋白质,糖分,总酸等。

性味甘;辛;温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活血。主痘疹透发不起;乳痈肿痛;头痛头风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或和药同煎,适量。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痘疮不起:荸荠捣汁,和白酒酿炖温服之。但不可炖大热,大热则反不妙,慎之。(《良方集要》)②治小儿鼻风吹乳肿痛:酒酿和菊花叶捣敷。无叶用根。甘菊叶尤佳,捣汁冲和服更效。(《刘启堂经验秘方》)③治吹乳: 苎麻根(嫩者)炒,和白酒酿少许,共捣烂,敷患处一日夜。忌食发物。(《周益生家宝方》)④治头风:苍耳子、白芷谷精草各五钱,川芎三钱,甜酒酿四两。老酒二碗,煎一碗服。(《妙净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云南风车子

    药材名称云南风车子拼音Yún Nán Fēnɡ Chē Zi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云南风车子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yunnanensis Exel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

  • 母菊

    《中药大辞典》:母菊药材名称母菊拼音Mǔ Jú别名欧药菊、洋甘菊(《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5~7月采取花朵或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

  • 银紫丹参

    药材名称银紫丹参拼音Yín Zǐ Dān Shēn别名白背丹参、丹参、白元参、紫丹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地黄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采

  •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

  • 罐嘴菜

    药材名称罐嘴菜拼音Guàn Zuǐ Cài别名堇菜、地黄瓜、水白地黄瓜、白花蚶壳草、小犁头草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堇菜Viola verecunda A. Gray,以全草入药。夏季

  • 阴蚼

    药材名称阴蚼拼音Yīn Qú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平胸龟科动物大头平胸龟的全体。原形态体略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鳞甲,甲长约16厘米,宽约12厘米。头大,不能缩入甲内;头部覆有整块的角质鳞

  • 水松叶

    药材名称水松叶拼音Shuǐ Sōnɡ Yè别名水松须(《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杉科植物水松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详"水松皮"条。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

  • 宽叶杜香

    药材名称宽叶杜香拼音Kuān Yè Dù Xiānɡ别名杜香、喇叭茶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ndum palustre L.Var.dilatatum Wahl

  • 紫花景天

    药材名称紫花景天拼音Zǐ Huā Jǐnɡ Tiān别名石蝴蝶、蟑螂头、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疔草、活血丹来源景天科紫花景天Sedum mingjinianum Fu,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广

  • 鹿骨

    《中药大辞典》:鹿骨药材名称鹿骨拼音L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性味《药性论》;"味甘,微热,无毒。"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①《别录》:&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