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丸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肾气丸,见该条。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因产时气血暴虚,血虚阴亏所致。症见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产后盗汗与内科杂病盗汗的治法有所不同。一般盗汗患者用当归六黄汤;而产后盗汗却应当调补气血,兼以敛汗,方用止汗散(《傅青主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茯苓、水蛭(滑石烫)、干漆(炭)、雷丸、大黄、僵蚕或蚕蛹(炒)、桃仁、黄连、牡丹皮、川乌、芫花(醋制)、橘红、五灵脂流浸膏。制成蜜丸,每丸重5克,每服1丸,1日2~3次,
指臀位产。李小有《胎产护生篇》:“产育三难,……有先露臀而曰坐生。”详坐臀生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即乳癖,见该条。
指膝阳关穴。《素问·骨空论》:“鼠痿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马莳注:“阳关为寒府也。”位于膝外骨间,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是寒气喜中之处,故名寒府。见阳关条。
见《中药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瘛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瘛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