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出《颅囟经》。即白脓痢,详该条。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生于耳后发下,软小高突,不痛不痒。治法:以针刺破瘤体,粉发齐出。即皮样囊肿。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本义形容星光暗弱。焞焞指耳听不聪。参见浑浑焞焞条。
吸气短促之状,因肺气大虚,气无所主而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在上焦,其吸促。”
亦名天癸水至、首经、天癸水等。指女子的第一次来月经。
指肝的疏泄作用不及,失其条达之性。多由情志忧思郁结所致。症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精神抑郁,不欲饮食,或口苦,喜呕,脉弦等症。治宜疏肝解郁。
见《四川中药志》。即香加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