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耳中溃烂有少量脓液。《幼科金针》:“小儿肾经气热,其气上冲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而成。发无寒热,不哭不知者,为耳溃,久而不治,恐成耳聋。先以棉球取出其脓,宜红绵龙骨散吹入。”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外科真诠》方。连翘、天花粉、赤芍药、金银花、甘草、滑石、车前子、泽泻各等分。水煎服。治外感暑热,头面生石疖。
七怪脉之一。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介绍】:见凌德条。
【介绍】:见洪炜条。
万密斋祖传全婴妙诀。出《幼科指南心法》。一十三方为丸、丹、饼三种剂型。乃婴幼儿危、急病症救治之方。即抱龙丸、凉惊丸、胃苓丸、养脾丸、胡麻丸、神芎丸、玉液丸、茱萸内消丸、香连丸、雄黄解毒丸、至圣保命丹、
是蚝的异体字。参见蚝壳条。
【介绍】:见凌奂条。
同破瘀消癥。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