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贤
【介绍】:
见许佐廷条。
【介绍】:
见许佐廷条。
燥热之邪,伤耗肺津,使肺气不得宣降而发病。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缠喉难出,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苔薄白而干,脉浮细而数,或右寸独大。常伴潮热、头痛、大便秘结等。治宜轻宣润燥。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暴泄。详该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眦的异体字详目眦条。
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亦称痱子,即疿疮。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入门·淋》。指因感受暑邪而成的淋症。实症宜用山栀仁、五苓散、益元散;虚症用生脉散。暑月汗多而小便赤涩者,宜春泽汤、桂苓甘露散。参见淋条。
①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互相干扰。《灵枢·阴阳清浊》:“清浊相干,命曰乱气。”②气血逆乱。《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逆四时而生乱气。”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