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注温疫论
见温疫论条。
见温疫论条。
出《颅囟经》。即白脓痢,详该条。
《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
见《中药通报》5(1):27,1959。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伤寒捷诀·肠垢鹜溏》:“协寒利者,曰鹜溏,脐下必寒,宜理中、四逆汤主之。”参见寒泻、寒泄、鹜溏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推拿穴位名。即气池。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可活动的关节部位。见《江氏伤科学》。参关节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病名。①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又名脱疽疔。消渴病合并脱疽者。初发可先治消渴,服流气饮、苦参丸以解毒生肌,外用桐油及无名异煎至一沸入花椒一勺、加蓼叶在内同煎,浸七天后,单以此叶贴在患处,余可参见脱疽条